经山人李子长墓

坟前鸟雀啄高枝,过客能传处士诗。

食肉未为何点累,解酲终笑季伦痴。

荒山裸葬非违俗,流水浮名尚有碑。

独鹤不归华表柱,麒麟高冢几累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经山人李子长墓》描绘了一幅凄清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坟前鸟雀啄高枝”,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墓地的荒凉,鸟雀在亡者坟头觅食,暗示岁月流转,物是人非。次句“过客能传处士诗”,表达了后人对李子长这位隐士诗才的认可,即使过客也能传颂其诗篇。

第三句“食肉未为何点累”,诗人以反问形式,暗示李子长生前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累,即使未能享受富贵,也无怨无悔。第四句“解酲终笑季伦痴”,借晋代富豪石崇的典故,嘲笑那些为财富沉迷的人,李子长以清醒的态度看待人生,显得更为明智。

第五句“荒山裸葬非违俗”,表明李子长的葬礼简朴,符合当时朴素的习俗,反映出他的高尚节操。最后一句“独鹤不归华表柱,麒麟高冢几累累”,以鹤和麒麟的象征,寓意李子长虽逝去,但其精神如同孤傲的鹤和众多的陵墓一样,长久留存,令人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墓地景象和对主人公的评价,赞扬了李子长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阳前一日过欧桢伯馆因谈西樵之胜示同舍生

谁从云路置丹梯,海上诸峰尽觉低。

残雪不消天柱外,晴虹多挂竹林西。

金书镇日烟霞护,石髓何年涧谷迷。

寄语尚平须负笈,琅玕千树待幽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同黄幼章舍弟惟和惟仁集苏给事宅

岳色风烟望转赊,秋光偏在拾遗家。

何人渴倚金茎露,此地霜停玉蕊花。

枫叶乱飞江浦暗,雁行遥入楚天斜。

东山杖履能来往,应拟尊前醉孟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山人艾从之为故司寇刘公求黄太史碑文事竣还大庾

荷衣数片鹖为冠,廿载江湖雪鬓寒。

方术未应论蓟子,交游今独有任安。

关门紫气閒能识,玉笥丹书老尚看。

摇落此时无所赠,天涯相忆桂团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大司寇刘公孙尧士来求黄太史碑文却还大庾仆曾拜公于家食因附致哀挽之私

林泉不为苍生起,陇兆俄惊白马悲。

淮海军储飞挽日,茂陵词赋谢归时。

论功合上云台画,纪实应存太史碑。

玉树传家知不愧,生刍何处寄遐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