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目二首(其二)

塞上风光到柳条,烟横戍垒马蹄骄。

天山似我双蓬鬓,纵遇春来雪不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光与氛围。首句“塞上风光到柳条”,以“柳条”作为切入点,巧妙地将读者引入边塞的景象之中,暗示着边塞虽远离繁华,却自有其独特的风景。次句“烟横戍垒马蹄骄”,通过“烟”、“戍垒”和“马蹄”的动态描写,营造出边塞特有的宁静与紧张并存的氛围,马蹄声在烟雾中回响,既展现了边防战士的英姿,也暗示了边关的警戒状态。

接着,“天山似我双蓬鬓”,将天山比作诗人自己的双鬓,形象地表达了边塞环境的艰苦与诗人内心的沧桑感。这里的“蓬鬓”不仅指自然界的蓬草,也暗喻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最后一句“纵遇春来雪不消”,则进一步深化了边塞环境的严酷。即使是在春天,积雪依然难以融化,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边塞生活不易的一种象征。这句话通过对比春日的生机与边塞的寒冷,突出了边塞的独特性和挑战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艰苦生活,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与坚韧,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35)

李銮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苦水守风

竟断行人迹,狂飙日夜颠。

土囊翻瀚海,山势截祁连。

沙壅车无辙,风摇屋似船。

平生多渴疾,何处汲甘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抵哈密

草莱弥漫麦苗匀,菜圃田畦入望新。

柳荫垂街青漠漠,渠流绕郭碧粼粼。

居民不改天方俗,丰乐无殊内地人。

更向番王城畔过,林溪明媚景常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哈密瓜

分甘曾忆校书年,丝笼珍携抵半边。

今日饱餐忘内热,莫嫌纳履向瓜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天山碑

岌岦丰碑纪有唐,当年君集破高昌。

刀烧枉自夸寒热,日月旋开化雪霜。

百载封圻空叹曲,千秋文笔却推姜。

祗今过客徘徊处,古迹依稀认战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