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升庵先生画像

十年持节滇山道,到处滇民话公好。

大名遗像两峥嵘,气节文章此雄颢。

当时大礼难具论,私恩公义日分门。

左顺门前一痛哭,遂令异世悲忠魂。

忠魂不生经九死,万里崎岖到金齿。

凤凰折翅猿哀鸣,著书谈笑空山里。

谈笑空山休问天,谁信公来不等闲。

安边定乱书生事,家僮亲手杀定铨。

平生爱检前朝史,自使西南重访此。

寻甸州连武定州,战地犹闻鼓声起。

西南况复疮痍久,更忆先生调护某。

止贪救困在山霖,抚衷自问我何有。

写韵楼前花乱飞,黄蕉丹荔今何时。

风吹山鬼薜萝带,飒飒有人唱《楚词》。

迎神欲奏罗池曲,何人笔力昌黎足。

不然更谱鹤南飞,雪叶千山滇水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伯麟的《题杨升庵先生画像》描绘了对杨升庵先生的敬仰与怀念。诗中通过描绘杨先生十年持节滇山,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他的大名和气节文章令人钦佩。诗中提到杨先生在处理公私事务时公正无私,其忠诚精神感人至深,甚至影响到后世。他在艰难险阻中著书立说,以文治理边疆,如凤凰折翅般坚韧。诗人感叹先生的非凡成就,以及他对前朝历史的热爱,对西南地区的深远影响。最后,诗人感慨于写韵楼前的景色,以及风吹过薜萝带的场景,似乎还有人唱着《楚词》,表达了对先生的追思和对他的文采的赞美。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杨升庵先生高尚人格和卓越贡献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5)

伯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朝大臣。由翻译举人授兵部笔帖式,擢右春坊右赞善,累迁内阁学士。乾隆五十七年,授盛京兵部侍郎,寻授山西巡抚。嘉庆九年,擢云贵总督。二十五年,召授兵部尚书,兼都统。道光元年,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兵部。寻以年老休致,仍充实录馆总裁。四年,卒,谥文慎

  • 字:玉亭
  • 籍贯:满洲正黄旗
  • 生卒年:?-1823年

相关古诗词

题明顾端文公闱墨遗迹后

嗟乎国祚昌,士气扬。士气烈,国祚折。

卓哉梁溪顾端文,神熹两朝第一人。

洞穿理窟执道要,南畿丙子张厥军。

尔时江陵位首辅,公不私谒通要津。

郎官诽议竭忠荩,不负所学自始进。

晚年讲道东林开,中以朋党指党魁。

芝兰刈杀萧艾盛,众君子尽国亦摧。

谁知白贲守丘园,非立气节树声援。

末流贾祸咎攸致,罗织岂公意中事。

抑之愈下扬愈高,三元齐名泰三爻。

独不见晦翁衍心传,鹿洞集大全。庆元攻伪学!

名亦最居先。又不见晦翁《登科录》,藏者珍如玉。

况此风檐手泽真,士林传颂倍精神。

士林传颂倍精神,道南士气千秋振。

形式: 古风

初颐园中丞以书来索端砚爰将素用之砚赠之媵以诗

铃阁由来有四友,铁面尚书交独久。

呵之辄泽扣无声,性坚质润媲琼玖。

静镇不摧龙须锋,坦怀善发元香守。

其才其德两无伦,相与摩挲肯释手。

触来云气时腾腾,临池一洗蛟龙吼。

况此区区称良田,一垡笑予胜千亩。

孜孜穷日倒枯肠,全藉㳯妃才八斗。

㳯妃沈醉墨花香,高咏颐园梅为首。

思梅应拟梁何逊,曾消滇池几杯酒。

滇池飞来双鲤鱼,尺素齑辛胥幼妇。

殷勤索砚指端溪,岂似书生习气狃。

当年白笔簪兰台,台阁风生职不负。

节旄今拥碧鸡山,载道口碑歌父母。

扬历不自曰能贤,铁面婆心无出右。

惟此砚兮润且坚,差堪与君作敌偶。

我何割爱竟与君,知君三立能不朽。

知君三立能不朽,温厉蚤希鲁中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退思图

谁为箴规祇自思,藐躬得失寸心知。

闲参叔简呻吟语,细绎香山讽谕诗。

指视严于初觉梦,弥缝愧在未能时。

木兰堂畔花开落,顾影愁添两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静宁早发

鸡鸣野店晓风寒,一枕清宵旅梦阑。

残月渐低星未落,曙光送客过青山。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