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简上人吹芦管三首(其二)

细芦僧管夜沈沈,越鸟巴猿寄恨吟。

吹到耳边声尽处,一条丝断碧云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夜晚,寺庙里的僧人吹奏着细细的芦苇笛,声音深沉而哀怨。
那笛声中仿佛寄托着越地的鸟儿和巴蜀的猿猴的愁苦哀鸣。

注释

细芦僧管:细长的芦苇笛,可能指僧人所吹奏的乐器。
夜沈沈:夜晚深沉寂静。
越鸟巴猿:泛指来自越地(浙江一带)和巴蜀地区的鸟和猿,象征远方或异地。
寄恨吟:寄托着哀怨的情感。
声尽处:笛声消逝之处。
一条丝:比喻笛声的断续。
碧云心:形容笛声如穿过碧空的思绪,深远而飘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宁静景象和感慨深长之情的诗句。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股淡远幽深的情思。

"细芦僧管夜沈沈",设定了一个夜深人静、月黑风高的氛围,细声吹奏的芦管仿佛在空旷的夜晚中回响。这里的“沈沈”两字,不仅形容夜色之浓,而且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之沉重。

"越鸟巴猿寄恨吟",越鸟与巴猿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它们在这里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深沉的哀伤。诗人通过这些神奇的生物来表达自己心中所积累的情感,仿佛它们也能理解并传递这份难以言说的忧愁。

"吹到耳边声尽处,一条丝断碧云心",则是对前两句意境的进一步渲染和升华。芦管的声音轻柔而短暂,最终在耳边逐渐消逝,如同情感的脆弱与无常。而那“一条丝断碧云心”更像是在描绘诗人内心世界中的一种裂痕,一种难以弥补的情愫。

总体来看,这几句诗通过对夜晚环境和独特意象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渴望,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听简上人吹芦管三首(其三)

月落江城树绕鸦,一声芦管是天涯。

分明西国人来说,赤佛堂西是汉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听歌二首(其一)

儿郎漫说转喉轻,须待情来意自生。

只是眼前丝竹和,大家声里唱新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听歌二首(其二)

十二年前边塞行,坐中无语叹歌情。

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听薛阳陶吹芦管

紫清人下薛阳陶,末曲新笳调更高。

无奈一声天外绝,百年已死断肠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