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徐素庵先生慎馀斋诗集谨题二律(其二)

世路崎岖总不平,先生窥破此中情。

家贫自觉心常泰,世浊何妨我独清。

满眼浮云任来去,盟心白水最分明。

南州高士今犹在,岂仅诗篇系重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首联“世路崎岖总不平,先生窥破此中情”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与不公,而“先生窥破此中情”则暗示着诗人对于世事有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和洞察力。

颔联“家贫自觉心常泰,世浊何妨我独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坚守自我清高的精神。即使家境贫困,内心也能保持平静与满足;在污浊的世间,诗人选择坚守自己的清白与高洁,不为外界所动摇。

颈联“满眼浮云任来去,盟心白水最分明”运用自然景象作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以及内心的纯净如白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纯净与坚定始终不变。

尾联“南州高士今犹在,岂仅诗篇系重轻”以“南州高士”作为象征,赞美了像徐素庵先生这样的高洁之士的存在,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文价值的深思,认为诗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承载着高尚品格与深刻思想的载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对文学价值的重视,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6)

章元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徐吉云军门玉照

天生韬略罕能侔,知是名人起剪俦。

万里沙涛经久测,半生戎马未曾休。

译材通达孚时望,儒将雍容重上游。

一片雄心忘老至,虎头燕颔定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七夕谣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后人诵此语,恻恻心暗伤。

团圆儿女情,根本在农桑。

饭熟午鸡啼,饟黍食箪凉。

削梧助膏沐,鬓贴菜花黄。

一日十二时,形影俪容光。

人间无离别,天上有河梁。

托业耕织同,两宿若参商。

缩地乏壶公,鍊石窘娲皇。

河鼓盼锦缄,天孙泣空房。

神仙既修到,转类孤凤凰。

彩云七夕多,瓜果陈甘芳。

谁知五铢衣,不及荆布妆。

谁知七宝车,输与馌饷忙。

乃悟安乐窝,不在白云乡。

悲哉长生殿,密誓无相忘。

长离谶已成,艳曲破霓裳。

李花日零替,杨花何茫茫。

马嵬与鹊桥,此恨共天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谢大冶盦之闽

过江名士溯典午,风流潇洒多人豪。

千祀灵源富钟毓,品地直与龙门高。

英英冶公掞才藻,词坛高踞追风骚。

春草芊绵茁斑管,馀霞绮丽挥灵毫。

拱载联吟得神契,单词角胜倾其曹。

百尺元龙有豪气,与君艺苑俱翔翱。

海天明月梦相忆,欲招枚马襄苏皋。

万里乘风恢壮志,划然长啸淩洪涛。

诗骨嶙峋健秋隼,沧波汹涌驱神鳌。

一粟乾坤恣玄览,町畦未脱如圈牢。

遐陬灵气供嘘吸,钝根不悟徒餔糟。

武夷仙人翩然下,幔亭一曲弹云璈。

海若天吴纷左右,扶桑在指心忉忉。

屐齿更逾灵连远,吟情适与宣城遭。

秋兰垂露作纫佩,井菊薄饮当醇醪。

屋梁月落照颜色,未寄相思心郁陶。

芙蓉江上卬须者,长笛声中首自搔。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秋梦四首(其一)

辉辉银烛夜何其,叶落荒阶选梦迟。

一片迷离蝴蝶影,满腔情绪海棠丝。

露华深怯侵萝袜,月魄将圆照雪肌。

细雨残荷写幽怨,不堪团扇入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