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题赵孟頫鹊华秋色卷

文敏一生得意笔,不减伯时莲社图。

向每展玩辄叫绝,皴染含韵供清娱。

为鹊为华固未识,但见竖峰横岭天然殊。

去岁青齐驻巡跸,乃命驿致一證诸。

真形在前神焕发,树姿石态皆相符。

东华偨池丽色崒天外,西鹊威纡秀影围城隅。

徒闻道子乘驿传,嘉陵不识能同无。

尔时得句题卷上,嘉话自诩游不孤。

归来登舟值变故,是卷庋置过年馀。

岁暮镜古适几暇,胡然入眼纷愁予。

两朵天花仍好在,鹊桥似阻银河涂。

向来悲喜倏已过,流阴瞥眼诚堪吁。

成诗聊当赋独旦,古纸侧理偏宜书。

常侍却能进谠论,久成宝笈藏石渠。

虑致鲁鱼难补记,解颐笑谓有是夫。

千秋后人执卷以题咏,其谁守禁为汝停吟觚。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再题赵孟頫鹊华秋色卷》,是对元代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的再次赞美与题咏。

诗中首先赞扬了赵孟頫的画技,称其笔法犹如文敏,不亚于宋代画家李公麟的《莲社图》。接着描述了诗人每次展玩此画时的惊叹与愉悦,感叹画中山川之奇美,仿佛鹊与华的自然景观,竖峰横岭,各具天然之态。

诗中还提到了去年皇帝南巡时,特命驿站送此名画至行宫,画中真形生动,树姿石态与现实相符。描绘了东华池的美丽景色高耸入云,西鹊的威严与秀影环绕城隅的景象。诗人虽未亲见道子(即吴道子)的传世之作,但对赵孟頫的画作同样赞赏有加。

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此画上题诗,记录下这次游览的佳话。然而,后来因遭遇变故,此卷被放置了一年多未曾翻阅。岁末之际,偶然再次展卷,心中涌起复杂情感。画中的两朵花依然鲜艳,仿佛鹊桥被银河阻隔,象征着悲喜交加的情感瞬间。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之快,转瞬即逝。

最后,诗人表示将此画作为灵感来源,创作诗歌,并希望后人能够珍视并传承这幅作品。他提到常侍(可能是宫廷官员)曾给予有益的建议,使得此画得以妥善保存,成为珍贵的文物。诗人担心可能存在的文字错误难以弥补,但仍然以轻松的心态看待此事。他期待未来有人能够继续欣赏并题咏此画,让其成为永恒的艺术瑰宝。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董邦达雪景

天公玉戏谷神寒,尽得风流在笔端。

散漫不分岩洞树,纷糅偏惹客人冠。

细披寻去全成句,粗点缀馀皆入观。

寺阁迥凌银色界,好教破冷一扶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书福诗

近始藩屏逮百僚,临轩书福庆恩昭。

九畴箕子畴书演,一笔王家笔阵超。

嘉与红笺迎介祉,相扶綵胜焕元朝。

不徒弄翰钦敷锡,家法绳承仰圣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作势纷糅低晓烟,应时好是立春前。

因风斜拂寒犹浅,著地旋融力已绵。

祥肇芳辰披宝帖,兴浮残腊耀琼筵。

今年诗卷添颜色,叠咏银花点玉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即事

杓柄谁教巧斡旋,物情人意已熙然。

千枝花剪银幡胜,百合香挼宝鼎烟。

古帙堪为消夜果,东皇不索买春钱。

静中检校增寅畏,今岁遭逢幸万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