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永乐七年春二月九日,皇帝巡狩至北京,途经滁阳时的情景。诗人陈琏作为官员,率领当地官吏和百姓在郊外迎接圣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祥云”、“青鸾”、“御宝”、“白象”等,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庄严与神圣。
首句“圣主时巡稽古礼”,点明了皇帝遵循古代礼仪进行巡视,体现了对传统礼制的尊重。接着,“千官扈从出銮坡”描绘了众多官员跟随皇帝出行的壮观场面。“祥云拥驾青鸾引,御宝随车白象驮”两句,以“祥云”、“青鸾”、“御宝”、“白象”等象征物,形象地表现了皇家出行的神圣与威严。其中,“青鸾”常被视为神鸟,象征着吉祥与尊贵;“御宝”是帝王权力的象征;“白象”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吉祥与财富。
后两句“四海清宁歌治化,万方丰稔庆时和”表达了国家的安定与繁荣,以及人民对盛世的颂扬。最后,“小臣何幸逢嘉会,此日思沾雨露多”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小臣的荣幸之情,以及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明朝盛世的辉煌景象,以及臣民对君主的忠诚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