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声声慢·白桃花》由清代诗人许嘉仪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桃花的清雅与脱俗之美。
开篇“春心炼雪,腻靥凝酥”,以雪喻春心之纯净,以酥形容花瓣之润泽,形象地展现了白桃花的娇嫩与纯洁。接着“韶华淡到无痕”一句,点出春天的淡雅,暗示白桃花在春光中静谧绽放,不争不抢,自然天成。
“本色天然,清艳肯映朱门”则赞美白桃花虽生于平凡,却能以其清丽之姿映照富贵之家,寓意其高洁品格不受环境影响。接下来“吟边又来瘦鹤,认疏香、应误黄昏”运用拟人手法,将白桃花的香气比作稀疏的鹤鸣,既增添了诗意,也突出了花香的淡雅与独特。
“瑶台畔、问冰霜多少,酝酿仙根”一句,将白桃花比作瑶台仙子,询问着冰霜的深浅,暗喻其坚韧的生命力和超凡脱俗的气质。最后“一任闲评轻薄,有澄潭明月,自证前身”表达了诗人对白桃花不畏世俗评价,坚持自我,如同澄净潭水中的明月,映照着自己的清白与纯净。
“梦断梨花,春去懒对芳樽”转而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白桃花的深情依恋。“瑶阶露华如画,正缟衣、孤立销魂”描绘了白桃花在露珠的点缀下,如同穿着缟衣的仙女,孤独而美丽,令人动容。“台洞远,付相思,流水冷云”则以遥远的台洞和冰冷的流水象征相思之情的深沉与难以言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白桃花的高洁、淡雅与超凡脱俗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对美好情感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