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司理秘校(其一)

已自多时赋式微,五峰佳景梦长飞。

四年远地为官去,万里高堂喜客归。

下马便呈新授敕,开箱争认旧缝衣。

乡人觅次来相贺,莼菜鲈鱼正软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我已久未赋诗表达内心感受,美好的五峰景色常在梦中浮现。
离开家乡多年,如今官职升迁返回,万里迢迢只为让高堂上的父母欢喜。
一下马就展示新任官职的任命书,打开箱子辨认着熟悉的旧衣物。
乡亲们纷纷前来祝贺,此时正是品尝莼菜鲈鱼鲜美之时。

注释

已自:已经。
多时:很久。
赋:写诗。
式微:衰落,这里指心情低落。
五峰:五个山峰,可能指诗人故乡的名胜。
佳景:美景。
梦长飞:梦境中常常出现。
四年:四年的时光。
远地:远方。
为官去:去做官。
高堂:尊贵的长辈,通常指父母。
喜客归:迎接客人归来,此处指作者回家。
新授敕:新近授予的官职命令。
开箱:打开箱子。
旧缝衣:以前亲手缝制的衣服。
乡人:乡亲们。
觅次:寻找机会。
相贺:互相祝贺。
莼菜鲈鱼:江南特产,象征思乡之情。
正软肥:正当鲜美时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归乡的喜悦场景。"已自多时赋式微,五峰佳景梦长飞"表达了久别家乡,对美好风景的怀念之情,如同梦境一般飘渺而难以触及。"四年远地为官去,万里高堂喜客归"则写出了官员四年外出任职,终于回到千米之遥的高堂之上,家人欢聚之乐。

"下马便呈新授敕,开箱争认旧缝衣"描绘了官员一到达家中,便急切地展示新受赐的敕书,而家人则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寻觅那些熟悉而又充满情感的旧衣物。这些细节展现了归乡后的温馨与激动。

"乡人觅次来相贺,莼菜鲈鱼正软肥"则写出了乡邻们听到好消息后纷纷前来祝贺,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家乡的美食——莼菜和鲈鱼,正当其鲜美时节,这些都是对归乡生活的细腻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归家的描述,以及家人、乡邻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温暖的人情味道,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重过旧学山寺

当年读书处,古寺拥群峰。

不改岁寒色,可怜门外松。

有僧皆老大,待客转从容。

又下白云去,楼头敲暮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面川亭

幽亭最孤绝,直入乱丛间。

近晚独来此,有谁相与闲。

卷帘通大野,临槛数前山。

便欲教携酒,陶然踏月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夏夕

池馆萧然夜欲分,满林虫鸟寂无闻。

风吹松子下如雨,月照荷花繁若云。

泉作小滩声淅沥,笋成新竹气氤氲。

清阴正覆吟诗石,更引高梧拂练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夏日官舍

省事公多暇,虚心景更长。

舍书无可乐,就枕不能忘。

短葛沾肌薄,寒泉沃肺凉。

何当逢靖节,相与话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