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程晓诗

奕奕两仪,昭昭太阳。四气代升,三朝受祥。

济济群后,峨峨圣皇。元服肇御,配天垂光。

伊州作弼,王室惟康。颙颙兆民,蠢蠢戎膻。

率土充庭,万国奉蕃。皇泽云行,神化风宣。

六合咸熙,遐迩同欢。赫赫明明,天人合和。

下冈遗滞,焦朽斯华。矧我良朋,如玉之嘉。

穆穆雍雍,兴颂作歌。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答程晓诗》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玄所作,其内容充满了对理想政治社会的向往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个和谐、繁荣、充满生机的理想世界。

首先,“奕奕两仪,昭昭太阳”以“两仪”象征天地,以“太阳”象征光明与温暖,表达了对自然秩序的尊重与赞美。“四气代升,三朝受祥”则描述了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自然现象,以及国家在不同时间接受吉祥的景象,体现了对自然界与国家繁荣的期待。

接着,“济济群后,峨峨圣皇”赞美了贤明的君主与群臣,他们共同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元服肇御,配天垂光”进一步强调了君主作为国家象征的重要性,他如同天子一般,为国家带来光明与希望。

“伊州作弼,王室惟康”提到伊尹作为辅佐者的角色,象征着贤臣对于君主的重要辅助作用,使得国家安定繁荣。“颙颙兆民,蠢蠢戎膻”则描绘了民众与外敌的形象,表达了对民众团结一致、对外敌保持警惕的态度。

“率土充庭,万国奉蕃”展现了国家疆域广阔、四方归附的情景,象征着国家的强大与统一。“皇泽云行,神化风宣”形容了君主恩泽广布、教化深入人心的景象,体现了君主的仁德与智慧。

“六合咸熙,遐迩同欢”表达了全国上下一片祥和、各地人民共享欢乐的场景,体现了国家的和谐与繁荣。“赫赫明明,天人合和”强调了国家与自然、人间与神明之间的和谐共处,象征着理想的治国理念。

“下冈遗滞,焦朽斯华”意味着国家政策惠及每一个角落,即使是过去被遗忘或忽视的地方也能焕发生机。“矧我良朋,如玉之嘉”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将朋友比作珍贵的玉石,寓意友谊的珍贵与美好。

最后,“穆穆雍雍,兴颂作歌”描绘了人们在和谐的氛围中欢庆、歌唱的场景,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理想政治社会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繁荣、公正、仁爱等价值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119)

傅玄(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傅燮,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魏扶风太守

  • 字:休奕
  • 籍贯:北地郡泥阳(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
  • 生卒年:217~278年

相关古诗词

宴会诗

日之既逝,情亦既渥。宾委馀欢,主容不足。

乐饮今夕,温其如玉。

形式: 四言诗

杂诗三首(其一)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摄衣步前庭,仰观南雁翔。

玄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

清风何飘遥,微月出西方。

繁星衣青天,列宿自成行。

蝉鸣高树间,野鸟号东厢。

纤云时仿佛,渥露沾我裳。

良时无停景,北斗忽低昂。

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

落叶随风摧,一绝如流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三首(其二)

间夜微风起,明月照高台。

清响呼不应,玄景招不来。

厨人进藿茹,有酒不盈杯。

安贫福所与,富贵为祸媒。

金玉虽高堂,于我贱蒿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杂诗三首(其三)

鹊巢丘城侧,雀乳空井中。

居不附龙凤,常畏蛇与虫。

依贤义不恐,近暴自当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