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中送客复何言,门外骊歌酒一尊。
芒屩故应寻帝子,藜床岂必恋公孙!
只愁白社高风散,况看沧州落日昏。
吴越交游如见问,鸡声竟夜舞刘琨。
这首诗是明朝将领张煌言所作的《送姚兴公北还(其一)》。诗人以客的身份,表达了在送别友人姚兴公北归时的复杂情感。首句“客中送客复何言”,描绘了双重离别的场景,客居他乡的诗人自己也在送别他人,言语难以表达深深的离愁。次句“门外骊歌酒一尊”,通过门外的骊歌唱和杯中的酒,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氛围。
第三句“芒屩故应寻帝子”,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帝子寻找仙踪的典故,暗示姚兴公此行或许有特殊的使命或期待。第四句“藜床岂必恋公孙”,则以公孙述的典故,表达对友人不必过于留恋尘世之意,鼓励他追求更高的理想。
第五句“只愁白社高风散”,担忧的是高洁之风的消散,暗含对友人品德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一句“况看沧州落日昏”,以落日余晖的昏暗,象征着离别的黯然和对未来的迷茫。结尾处,诗人以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寄寓对友人奋发有为、不畏艰难的期望,希望他在远方也能保持昂扬的斗志。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寄意,既表达了送别的不舍,又寄托了对友人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内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三山几度费逢迎,今日重辞万里行。
短发虽凋犹晋士,长裾不系是侯生。
苍茫挂席供图画,萧涩空囊剩墨兵。
此去莫愁无遇合,姚崇原有救时名。
鱼檄朝来幕府传,夕携龙节上楼船;
元卿未许先开径,士雅还期共著鞭。
始识山中留宰相,非关海外觅神仙。
伫看露布横飞处,不是凉州倚柱年。
几年独立金华省,此日重登青翰舟。
准拟真人开北极,岂容高士卧南州!
锦帆直指天声壮,羽扇轻挥王气浮。
匏系如余甘瓠落,秋风倘许脱鹰鞲!
叠鼓鸣笳出佽飞,将军此日挂征衣。
千屯夜失欃枪耀,万壑朝阳组练威。
共喜龙骧临溟渤,已知鹤唳动淮淝。
捷书好向潜夫寄,拟趁轻帆便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