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春捧檄来澎随同周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其二)

持节风清识玉堂,惊涛直下海天苍。

望公如岁深饥渴,训士通经化莠良。

碑口昔曾传汉水,棠阴今更遍蛮疆。

私心盻切随车雨,好种襄堤百本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长棻所作,名为《壬辰春捧檄来澎随同周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官员持节风清、公正无私的赞美,以及对其在治理地方、教化百姓方面的高度评价。

首句“持节风清识玉堂”,以“持节”形容官员的正直与清廉,犹如玉堂之气,清雅脱俗。接着,“惊涛直下海天苍”运用比喻手法,将官员的决策和行动比作直冲云霄的惊涛,展现出其果敢决断的领导力。

“望公如岁深饥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深切期待,如同久旱逢甘霖,渴望得到及时的援助和指导。接下来,“训士通经化莠良”赞扬了官员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更在教育和道德教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民众得以成长进步。

“碑口昔曾传汉水,棠阴今更遍蛮疆”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强调了官员的政绩不仅局限于一地,而是惠及更广阔的区域,如同古代的名臣一样,他们的功绩被后人铭记,并且影响深远。

最后,“私心盻切随车雨,好种襄堤百本桑”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衷心感激之情,希望像跟随车后的雨水一样,为官员的事业提供持续的支持;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希望在官员的领导下,能够种植更多的桑树,象征着繁荣昌盛的未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官员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官员治国理政能力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4)

沈长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别澎湖诸同事

劳劳俗吏两经迁,才到澎湖便是仙。

盗息何须鸣竹柝,民良无处试蒲鞭。

三年卧治身多病,一苇轻杭意转牵。

更念和衷同事者,从兹远别亦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十八日抵澎湖潮退风作不能进口收泊嵵里

夜渡黑水沟,朝见澎湖山。

小奚先拍手,喜得履人寰。

忽地东风狂似虎,竹篙湾前难转弯。

我帆力与风力持,自辰及午力渐孱。

欲进不能退不可,裹头弟兄汗潸潸。

舵公无计问斗手,出海失声呼亚班。

西屿吼门不可到,山寮花屿胡能湾。

桶盘头,风匮尾,石齿巉巉如豺豻。

四角仔,八挂水,涛头蔟蔟如刀镮。

惟有嵵里差可泊,对面虎井尤凶顽。

去冬台湾陈大令,身落水匮浮潺湲。

其下须防荦确石,齧绳断碇藏阴奸。

仓黄议论卒无定,舵工转柁如转环。

赖有偏裨号黄九,力持大议帆重扳。

飞廉稍怯我船入,隐然茅茨见阓阛。

须臾下碇风亦杀,人鬼相悬呼吸间。

时也余独艎中跽,告天无罪怜痌瘝。

邪许声息心颤定,回顾仆从颜非颜。

不然一帆出外堑,中落漈水无时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三月初七日祭海候风

差喜民忧释,归帆选日扬。

潮流八卦水,风待七更洋。

大海波仍白,平畴色改黄。

凭栏一回首,春意渐青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乞风行

东台西厦澎湖中,夏秋往往多台风。

去年九月飓更甚,海飞咸雨枯青葱。

凯也奉檄视灾眚,配船直向东瀛东。

那知祭风行有期,淋浪春雨来无时。

倾盆翻雨下如注,一月寄碇虎山湄。

雨止风定促开帆,偏逢毒雾相遮衔。

混然天地成一色,不辨岛屿礁石之巉岩。

腥风盐沫喷衣湿,颠倒心肝呕欲绝。

呕欲绝,幸雾灭,又值东风来作逆。

往来梭织金山阿,八日不得到料罗。

使者瞑眩僮仆疴,长年三老嗟蹉跎。

使者瞑眩不足惜,呜呼奈此澎民何。

饥不得食寒不衣,身无翅翼谁能飞。

一月两月难久稽,有钱在舱薯可糜。

遥遥相望不得成饷遗,对天呼抢空歔欷。

歔欷不已叩头泣,愿乞一帆风西北。

今宵吹到妈宫湾,大沛皇仁遍海国。

遍海国,沾皇仁,俯鉴臣心一缕真。

如天之福民得食,手掷杯珓卜云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