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日清游继大苏,扁舟东去泛西湖。
欲将景物和诗句,写作钱塘伟观图。
这两句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之道所作,出自其《和陈勉仲四首》中的第二首。这段诗描绘了诗人想要追随大文学家苏轼(即苏东坡)的清游生活,以及他对风景的热爱与诗意的追求。
"何日清游继大苏,扁舟东去泛西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像苏轼那样,在自然中找到灵感和快乐。他提到"大苏",指的是宋代文学巨匠苏东坡,他的生活态度和文艺成就都是诗人崇拜的对象。"扁舟东去泛西湖"则描写了诗人希望乘坐平底小船,在西湖上自由航行的情景。
"欲将景物和诗句,写作钱塘伟观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他想要将自己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诗意融合在一起,并且希望能够把这些情感和景致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他提到"写作钱塘伟观图",显示出他对绘画的兴趣,以及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录下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由生活、艺术创作和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与热爱。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清风为我晓开关,风外浮云过雨还。
湛湛可怜清上下,一篙溪水水边山。
九郡疮痍赖拊存,年来和气浃江村。
此恩未易论天报,请看于公大里门。
威严霜肃德春阳,民感澄清涕泗滂。
畏垒大穰知不晚,三年端可笑庚桑。
鼎社年来得志閒,一杯聊复效逃禅。
新诗莫漫惊流俗,恐被旁人唤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