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州

潺水依然绿,山城几易名。

田腴知俗厚,民秀想时平。

关拥庞侯墓,人耕汉相营。

峰回乡路近,日暮马蹄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绵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首联“潺水依然绿,山城几易名”,以“潺水”和“山城”为切入点,描绘出绵州的自然景观,绿水环绕,山城静谧,然而山城之名却经历了多次更迭,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积淀。

颔联“田腴知俗厚,民秀想时平”,转而从农业与民生的角度,赞美绵州土地肥沃,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安定,展现出一幅和谐宁静的乡村画卷。

颈联“关拥庞侯墓,人耕汉相营”,通过庞侯墓和汉相营的描述,将绵州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庞侯墓象征着英雄的纪念,汉相营则代表了古代的辉煌,展现了绵州深厚的历史底蕴。

尾联“峰回乡路近,日暮马蹄轻”,以日落时分的景象收尾,山峰回环,乡路渐近,马蹄声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绵州的深深眷恋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绵州自然景色、人文历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槐黄满地午阴迟,耐尽炎凉代序时。

吟苦每邀秋士和,心清难语夏虫知。

遍依碧树终无定,强伴金貂恐未宜。

一枕故园风露冷,平芜落叶怅归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过东禅寺

不厌常为客,东禅十度来。

儿童知姓字,面目笑尘埃。

懒性真如识,中年急景催。

两州分八口,离绪独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洗马池上

八口飘如不系舟,营巢计拙愧鸣鸠。

故园三徙成流寓,子舍常虚更远游。

赁庑人高贞苦节,卜居心瘁慕灵修。

劳生自问吾何有,大户空衔署醉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杭州见怀(其一)

秋深鸿雁满关河,一棹吴江起夕波。

花发江村新觅句,人本画舫待徵歌。

月明野店清砧急,风埽荒村落叶多。

为问都门旧知己,故园情绪近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