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阴

沈阴不散地埋忧,冷雨三旬苦未休。

幸不侵陵农事晚,已难消受旅人愁。

芦花湿处哀鸿泣,蕉炬炎时冻雀投。

却诧北风如虎怒,尽吹清泪落南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程恩泽的《沈阴》描绘了一幅阴沉潮湿的秋景,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忧虑和愁苦。首句“沈阴不散地埋忧”以阴霾不散的天气象征着内心的沉重忧虑,如同大地笼罩在阴郁之中。接下来的“冷雨三旬苦未休”进一步渲染了连绵不断的凄冷雨水,长达三十天的苦雨使得农事受到严重影响,也让旅人的出行和心情倍感艰难。

诗中通过“幸不侵陵农事晚”表达了一丝庆幸,庆幸雨势没有在农忙时节过于猛烈,但即便如此,对旅人的困扰和愁绪并未因此减轻。“芦花湿处哀鸿泣,蕉炬炎时冻雀投”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芦花沾湿,哀鸿悲鸣,而即使在炽热的蕉火旁,冻雀也选择投靠,展现了环境的严酷和人心的凄凉。

尾联“却诧北风如虎怒,尽吹清泪落南州”以北风的猛烈比喻愁绪的肆虐,仿佛北风吹过,将诗人的清泪吹向遥远的南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无法排遣的深重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画面凄冷,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与悲凉。

收录诗词(24)

程恩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员。师从凌廷堪,于金石书画、医算,无不涉及。嘉庆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贵州学政、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官至户部侍郎。熟通六艺,善考据,工诗,是近代宋诗运动之提倡者,与阮元并为嘉庆、道光间儒林之首。著有《国策地名考》、《程侍郎遗集》

  • 字:云芬
  • 号:春海
  • 籍贯:安徽徽州歙县
  • 生卒年:1785~1837

相关古诗词

渐冉

渐冉春如许,轻寒勒不归。

风随饧笛转,月傍纸鸢飞。

奇石无一语,乔松今十围。

九衢镫火夜,衰病梦魂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游宝藏寺清凉厂

两峰忽破处,一榭明以敞。

虚无尽齐一,万绿与天荡。

高楼出头角,圆水画盆盎。

塔影随烟细,城齿齧云上。

九重莲万井,五色日晃朗。

庆霄龙虎气,人定自来往。

天苑几处罗,琼树夹金榜。

灵风山背至,盛夏萃森爽。

雪泉与月夕,清景劳梦想。

谁将千里目,舒卷一指掌。

凭高岂不快,望远失之恍。

见牛不见睫,离朱同象罔。

三叹返幽寂,钟鱼正交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登岳阳楼

洞庭波起夕阳浮,纵目层楼亦壮游。

鸿雁声随天共远,鱼龙气与水争流。

神仙有约今朝醉,词赋无灵终古留。

如此长风当破浪,苍茫万里是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古松歌

我醉梦骑苍虬飞,飞云如盖随翠旂。

鳞鬣怒张寒凛肌,绿雪片片沾我衣。

乍闻谡谡天风急,俄见茫茫海潮立。

白虎瘖口荒谷奔,青兕摄魂深隧泣。

松下乍醒错愕久,突兀眼前势犹走。

乃悟神物百灵守,孕胚元气天未剖。

此老神完人罕知,空山与我同支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