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王哲的《西江月》短小精悍,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探讨了修养与内心世界的关联。首句“养甲争如养性”,强调内在品性的培养比外在物质的追求更为重要,暗示了修身养性应以提升个人品德为主。接着,“修身何似修心”进一步深化主题,提出真正的修身之道在于修炼内心,而非仅仅关注外在形式。
“从来做作到如今”批评了人们过度做作的行为,指出这种追求表面功夫的做法并不真正有益。“每日劳劳图甚”描绘出世人忙碌却不知所求的现状,表达了对空忙无所得的反思。接下来,诗人倡导深入探究事物的微妙之处,“好把幽微搜索”,并寻求更高深的哲学道理,“便将玄理思寻”。
最后两句“教君稍悟水中金,不肯荒郊做恁”,以“水中金”象征内在的真我或智慧,劝诫人们不要在世俗的纷扰中迷失,而应该在静谧的思考中找到真正的价值,即使身处荒郊野外,也要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语言质朴,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真谛,提倡内在修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