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

高阁烦襟生远兴,忽闻凉籁动罗帏。

随风已去传鸣柝,傍月还来助捣衣。

疑有波涛从地起,独怜乌鹊正南飞。

长安此夜悲秋客,细数流年感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秋声》描绘了夜晚高阁上听闻秋意浓厚的场景。首句“高阁烦襟生远兴”,写出了诗人身处高楼,心情因秋风而变得开阔,引发出远方的思绪。接着,“忽闻凉籁动罗帏”描绘了秋风吹过,带来瑟瑟的凉音,触动了帷帐,暗示着季节更替。

“随风已去传鸣柝”进一步描绘秋风中远处传来更鼓的声音,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凄清。而“傍月还来助捣衣”则通过想象月光下妇女捣衣的情景,强化了秋夜的寂寥和思乡之情。“疑有波涛从地起”运用比喻,将秋风吹过的声音比作海浪,形象地表现出秋声的浩渺。

最后两句“长安此夜悲秋客,细数流年感是非”,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长安之夜,作为游子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是非的感慨,点明了主题,使得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兴二首(其一)

细雨兼风若有情,树边楼里伴秋清。

候虫灯火黄昏永,客子衣裳白苧轻。

魂梦几番偏故国,襟期何处慰平生。

壁间更与悲团扇,卧听梧桐落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兴二首(其二)

怅望西山宿雨晴,新凉高阁梦魂清。

秋于景物三分变,老觉功名一念轻。

日课就荒诗草少,月支无补俸钱赢。

长安岁岁逢摇落,宋玉情多鬓易星。

形式: 七言律诗

秋日慧昭寺访旧迷道

不是桃源路亦迷,客心随马自东西。

萧疏榆柳如前岁,依约楼台记隔溪。

入寺绪风秋较早,照窗斜日鸟偏啼。

凭谁指点还归去,头白山僧有杖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秋日会通河送客

京国三年思故国,黄花时节又登台。

清江水冷鱼龙伏,落日天空鸿雁来。

忽漫逢人浑似梦,常因送客暂开怀。

鲈鱼莼菜江东地,不为莼鲈也合回。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