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秋声》描绘了夜晚高阁上听闻秋意浓厚的场景。首句“高阁烦襟生远兴”,写出了诗人身处高楼,心情因秋风而变得开阔,引发出远方的思绪。接着,“忽闻凉籁动罗帏”描绘了秋风吹过,带来瑟瑟的凉音,触动了帷帐,暗示着季节更替。
“随风已去传鸣柝”进一步描绘秋风中远处传来更鼓的声音,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凄清。而“傍月还来助捣衣”则通过想象月光下妇女捣衣的情景,强化了秋夜的寂寥和思乡之情。“疑有波涛从地起”运用比喻,将秋风吹过的声音比作海浪,形象地表现出秋声的浩渺。
最后两句“长安此夜悲秋客,细数流年感是非”,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长安之夜,作为游子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是非的感慨,点明了主题,使得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