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学二生求诗

翠柏阴中古泮林,诸生丛里两南金。

君今肯山渊骞右,我亦情知籍湜心。

有一茎齑斯可饱,无三万轴若为禁。

明朝我亦东南去,莫雨江湖尽处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翠绿的柏树下是古老的泮池林,众多学子中间两位杰出的人才。
你如今愿意在高位上辅佐我,我也深知你有如湜般忠诚的心。
只要有根葱就能填饱肚子,如果没有万卷书又如何抵挡诱惑。
明天我也将向东南方离去,让我们在江湖的尽头寻找彼此。

注释

翠柏:青翠的柏树。
泮林:古代学府中的池塘边树林。
诸生:众多的学生。
南金:比喻杰出的人才。
肯:愿意。
山渊骞右:比喻居高位辅佐他人。
籍湜心:像湜一样忠诚的心。
一茎齑:一根葱。
斯可饱:足以充饥。
三万轴:极言书籍之多。
若为禁:如何抵挡得住诱惑。
明朝:明天。
东南去:向东南方离去。
莫雨:不要下雨。
江湖尽处:江湖的尽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宝昙在府学中见到两位才华出众的学生,他们如同南山的金色宝石,深藏于翠柏阴凉的泮林之中。诗人对他们寄予厚望,祝愿他们在学术上能如高山深渊般深邃,同时也表达了对学生们刻苦求学精神的赞赏,即使生活清贫,一茎腌菜也能满足,显示出他们的坚韧和淡泊。

诗人感慨万分,自己也将离开此地,往东南方向追寻未知,鼓励学生们不要畏惧未来的风雨,要在江湖的尽头继续追求知识。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是对学生的激励,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泊通明堰

一夜江风故不平,道边草木亦成声。

岂无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

荒县已传三鼓下,并船犹见一灯明。

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鸿归又燕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苦雨

急雨涔涔日,春泥盎盎中。

屐声喧午枕,人语泣西风。

斗米衾裯尽,邻翁杼轴空。

无因诉真宰,吾道竟须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诗挽史魏公(其三)

一语回天力,终年困五丁。

时方相司马,吾不愧玄龄。

递奏逾金石,斯文粲日星。

幡然霖雨手,犹带御炉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诗挽史魏公(其四)

十载江湖上,三从北阙归。

宫花攲帽侧,玉带重腰围。

属客黄金尽,凌空宝墨飞。

夜堂灯火冷,犹下读书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