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韵答学山侄

处世应师田子方,马迁《货殖》计宁长?

东西鸿爪皆空点,今古峨眉不易防。

漂泊未归元亮宅,支离合老管宁床。

生涯陇畔驱黄犊,焚砚何心赋《补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叠韵答学山侄”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叶燮之手。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对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

首联“处世应师田子方,马迁《货殖》计宁长?”引用了先贤田子方的智慧和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思想,表达了诗人认为在为人处世时应当效仿田子方的高尚品德,并质疑司马迁关于财富积累的观点是否长远有益。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与物质价值的辩证思考。

颔联“东西鸿爪皆空点,今古峨眉不易防。”运用了“鸿爪”的典故,比喻人生的足迹如同飞鸟留下的痕迹,转瞬即逝,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同时,“峨眉不易防”则强调了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提醒人们在面对古今变化时要保持警觉,不可轻易忽视其潜在的影响力。

颈联“漂泊未归元亮宅,支离合老管宁床。”这里引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和管宁的故事,前者是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后者则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隐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四处漂泊,但内心追求的仍是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含着对管宁淡泊名利、坚守自我品格的敬仰。

尾联“生涯陇畔驱黄犊,焚砚何心赋《补亡》。”描述了诗人自己在生活的田野上辛勤耕作,以黄牛为伴,过着简朴而充实的日子。同时,提到“焚砚何心赋《补亡》”,意指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诗人也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不会轻易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深刻的思考,还体现了其积极向上、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通过引用古代典故,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哲学融为一体,使得诗歌既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又具有生动的形象描绘。

收录诗词(27)

叶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嘉兴籍。叶绍袁子。康熙九年进士。任江苏宝应知县。十四年,以三藩乱时役重民饥,与巡抚慕天颜不合,被劾罢官。居吴县横山,常出游览四方名胜。精研诗学理论,所作以险怪为工。有《原诗》、《巳畦诗文集》。又摘汪琬文章缺点,著《汪文摘谬》

  • 字:星期
  • 号:巳畦
  • 籍贯:江苏吴江
  • 生卒年:1627—1702

相关古诗词

梅花开到九分

亚枝低拂碧窗纱,镂月烘霞日日加。

祝汝一分留作伴,可怜处士已无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阻风

陆行无风波,偶嫌路纡折。

中心希所求,水程较直截。

鼓棹正中流,陡遇风威捩。

日行十馀里,毋乃所望缺。

欲速适为累,悔不从迂拙。

迎面挂席来,疾行飞鸟灭。

帆樯非不同,迟速何殊绝?

长年前致词,前程难预决。

万事贵顺天,人力徒劳竭。

明日风势回,迟速又更迭。

乃知天下事,安分自怡悦。

寄语山中人,待时养明哲。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寄时斋弟

百孔千疮体,医来尚带瘢。

清贫林下稳,迂拙宦途难。

有泪洒荒野,无才事上官。

感君相念切,聊用报平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偶感再和时斋韵

中夜扪心候,无妨对泬寥。

难舒单父肘,耻学楚宫腰。

君并《陈情》李,予惭《归去》陶。

鹪鹩栖未稳,岂敢慕冲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