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诸公未许子为政,万事无如髯绝伦。
此诗句出自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之手,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政治抱怨和个人的无奈情绪。全句“诸公未许子为政,万事无如髯绝伦”寓意丰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首先,“诸公未许子为政”表明诗人对于朝廷不信任年轻一代,尤其是像自己这样的文人,让他们参与国家大事的机会渺茫。这里的“诸公”指的是掌握权力的人,他们对年轻人的能力持保留态度,不愿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接着,“万事无如髯绝伦”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时局的感慨。这里的“髯”指的是胡须,常用来比喻年迈。在这句话中,它却被用来形容那些已经断裂、不再相连的关系或事物。“万事”二字概括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普遍感受,而“无如髯绝伦”则是说这些事情都像断了的胡须一样,无法重新连接,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无力感和悲哀。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割裂与隔阂的无奈。
总体而言,此句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如年轻才俊难以得到展现的机会,以及时代变迁带来的断裂和迷茫。方回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不满与忧虑,同时也让后人得以窥见那一段动荡岁月的社会风貌。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糟姜三盏酒,桕烛一瓯茶。
菊花与汝作生日,螃蟹唤吾入醉乡。
鹤岭重登不作难,自缘萝月喜同攀。
胜游不减谢安石,佳士况逢元鲁山。
眼底更无尘事扰,窗开又得许时閒。
丁仙已有归来约,他日寻盟共往还。
丹碧崔嵬切斗魁,峰峦怀抱水萦回。
春归岩谷幽花发,日上楼台宿雾开。
天近凤城瞻帝座,云迷鳌海接蓬莱。
登临谁会迟留意,共折梅花更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