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隐山中聊复尔,诗传海外岂其然。
□间日有人携酒,□恼如天亦醉眠。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春日小园即事十首(其十)》。诗中表达了诗人隐居山中的悠闲生活和对诗歌传播海外的自信。
“身隐山中聊复尔”,这句表明诗人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远离尘嚣,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聊复尔"也可理解为在山中漫不经心地重温往昔的情景。
“诗传海外岂其然”,这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相信自己的诗歌能够传播到海外,即使身处偏僻之地,也能通过诗歌与外界沟通,获得认可和赞赏。"岂其然"表达了一种质疑的口气,但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肯定和期待。
“□间日有人携酒”,这句描绘了朋友或知己偶尔来访,与诗人共同享受山中清泉与美酒的乐趣。"□间"指的是不定期,可能是某个时间段内,而"有人携酒"则展现了友情的温暖和生活的惬意。
“□恼如天亦醉眠”,最后一句则形象地表达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即使有所忧愁,也能像天空一般,不加区分地沉醉于宁静之中,进入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深沉睡眠状态。"□恼"指的是不明确的烦恼或忧虑,而"如天亦醉眠"则是一种诗意的比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和诗歌传播海外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信,以及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珍视。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四十九时初作郡,帆风笠雨十馀年。
野花山鸟应相笑,依旧归来无一钱。
莳药移花撰石名,稍加心匠可经营。
天真不假人为力,绿树啼莺一两声。
颓然无用一憨痴,虽老元来未可欺。
鼻涕垂颐病拥塞,幽花香处最先知。
傍宅荒山几许长,荛夫芸子纵牛羊。
何当尽与栽桃李,叠石周遭筑短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