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性外初非更有心,只于理内别虚灵。
虚灵妙用由斯出,故主吾身统性情。
这首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心》,以“心”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心的本质与功能。
首句“性外初非更有心”,指出人的本性并非源于外界,而是内在固有的,强调了心是人之本性的体现,而非外界所赋予。接着,“只于理内别虚灵”进一步阐述心的本质,认为心在理性之内展现出一种空灵的状态,即心的活动是在遵循理性的指引下进行的,体现出心的智慧与超脱。
“虚灵妙用由斯出”则揭示了心的功能,即心通过这种空灵的状态,发挥出其奇妙的作用,推动着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最后,“故主吾身统性情”总结道,心作为主体,统一调控着个体的性情,意味着心是决定个体行为和情感的核心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心的本质、功能及其在个体生命中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心性修养的重视,以及心与理、性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谓之情者无他思,只是吾心初动机。
又把动时分析出,人当随发察其几。
意乃情专所主时,志之所向定于斯。
要须总验心情意,一发而俱性在兹。
如何率性名为道,随事如由大路行。
欲说道中条理具,又将理字别其名。
过兼不及总非中,离却平常不是庸。
庸字莫将容易看,只斯为道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