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盐?古墙望海

混沌本冥冥,泄为洪川流。

雄哉大造化,万古横中州。

我从西北来,登高望蓬丘。

阴晴乍开合,天地相沈浮。

长风卷繁云,日出扶桑头。

水净露鲛室,烟销凝蜃楼。

时来会云翔,道蹇即津游。

明发促归轸,沧波非宿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宇宙起初一片模糊,流淌出壮阔的河流。
伟大的自然创造变化,千万年来横贯中土。
我从西北方向而来,登上高山眺望蓬莱仙岛。
天气忽晴忽阴,天地似乎在其中沉浮不定。
强风吹卷着繁多的云朵,太阳从扶桑升起。
水面清澈露出鲛人的居所,烟雾消散显出海市蜃楼。
有时与云共飞翔,道路艰难就如渡河般不易。
黎明破晓催促我启程,浩渺的波涛并非我原本的计划。

注释

混沌:指宇宙初开时的状态,模糊不清。
洪川流:泛指大江大河,象征万物起源。
大造化: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
中州:古代对中国中原地区的称呼。
蓬丘:传说中的仙山,此处代指仙境。
阴晴乍开合: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鲛室:神话中鲛人居住的地方,指海底。
蜃楼:海市蜃楼,虚幻的景象。
云翔:像鸟儿一样在云中飞翔。
津游:过河,此处比喻人生的旅程。
明发:黎明时分。
归轸:轸,古代车的一部分,这里代指车辆,意为回家的路。
沧波:深蓝色的波涛,指大海。
宿谋:预先的打算或计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混沌本冥冥,泄为洪川流"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宇宙初开时的混沌状态,及其演变成奔腾不息的大河之势,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紧接着的"雄哉大造化,万古横中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所蕴含伟力与持久性的赞叹。

诗人的视角逐渐转向个人经历,"我从西北来,登高望蓬丘"一句,透露出诗人行旅的经历以及登高远眺的景象。随后"阴晴乍开合,天地相沈浮"则是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观察,同时也可能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起伏不定。

接下来的两句"长风卷繁云,日出扶桑头"描绘了一个壮丽的天象图景:狂风吹动着厚重的云层,而太阳却从东方的扶桑山(即今朝鲜半岛)升起,这里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述,也蕴含着诗人对光明未来的向往。"水净露鲛室,烟销凝蜃楼"则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居所,其间流露出诗人对于纯净生活环境的向往。

最后两句"时来会云翔,道蹇即津游"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明发促归轸,沧波非宿谋"则表现出诗人面对大河流水,对于生命旅途中不可预测变化的一种豁然接受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历史以及个人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8)

长孙佐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横吹曲辞.关山月

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何处最伤心?

关山见秋月。关月竟如何?由来远近过。

始经玄兔塞,终绕白狼河。

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

已得并蛾眉,还知揽纤手。

去岁照同行,比翼复连形。

今宵照独立,顾影自茕茕。

馀晖渐西落,夜夜看如昨。

借问映旌旗,何如鉴帷幕。

拂晓朔风悲,蓬惊雁不飞。

几时征戍罢,还向月中归。

形式: 乐府曲辞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离字

大德讵可拟,高梧有长离。

素怀经纶具,昭世犹安卑。

落日去关外,悠悠隔山陂。

我心如浮云,千里相追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霜沾云梦千岩雪,雁度吴江万木秋。

形式: 押[尤]韵

宫词

一道甘泉接御沟,上皇行处不曾秋。

谁言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