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持庵诗

照颜得好书,谓是持庵诗。

入秋怯金虎,仗此一御之。

开编隐耿光,咀昧生甘饴。

似对清臞貌,如当坐论时。

文章本性天,神契无二歧。

好恶文字外,父子不苟随。

获公五千言,起我百里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持庵诗》,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王易。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持庵诗作的赞赏和喜爱。首句“照颜得好书”直接赞美诗的品质,如同照亮面容的好书。诗人提到秋天时节,通过阅读持庵的诗作,仿佛能抵挡金虎般的凉意,给予精神上的慰藉。

“开编隐耿光”描绘了诗篇中蕴含的深邃光芒,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甘甜如饴的味道。接下来的诗句“似对清臞貌,如当坐论时”,诗人将阅读体验比喻为与诗人的清瘦形象面对面交流,或是如同在座论道,意境生动。

诗人强调了文学创作的天赋源自天性,个人喜好与文字的好坏无关,即使是父子之间,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审美标准。最后两句“获公五千言,起我百里疲”,表达了持庵的诗作给予诗人的巨大鼓舞,使他从疲惫中振作起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阅读体验为线索,赞美了持庵诗作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文学真谛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42)

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邺城行

春花绣暖丛台西,邺城荡荡天与齐。

高台美人留不得,伊谁永卧邺城北。

石马荒寒狐兔走,叱吒笙歌复何有。

馀香一旦尽诸姬,遗臭千秋在人口。

奸雄弄国如弄丸,排风驱电万马奔。

能呼虎士作鹰犬,直以禹域为丘园。

何图大命等秋蟪,钧天未了空沈醉。

舞女犹传赵国声,宫人频话开元事。

邺城终古草离离,过客愁闻班马嘶。

世情转烛尔复尔,覆车不毖来无已。

仗剑争寻大泽蛇,合围正逐双飞雉。

本来棋局何亏成,盖威予圣天所惩。

横槊雄风顾安在,况乃孱郝当其庭。

何用此生狗脚朕,如鸟投罗兽投阱。

始知黄屋拥金根,不及青蓑汎烟艇。

驱罢车驰邺城下,七二冢存真孰假。

祇恐山灵软笑人,相携共对漫漫夜。

形式: 古风

悯灾诗三十二韵

共和十二秋,国事无一好。

迟迟甲子年,望治首同矫。

无何春气苏,入夏转淫潦。

狂雨竟浃旬,堤溃墉亦倒。

蠢矣无支祁,鼓氛弥八表。

百里绝炊烟,千村汇鱼沼。

流尸妇襁儿,幸活幼随老。

琐尾知何穷,哀鸣动苍昊。

侧闻故老言,天意不可道。

道光甲午间,后此见则少。

其时尚承平,逸乐久温饱。

更阅十数年,半壁忽云扰。

天欲降大殃,或先示其兆。

我闻色然疑,兹事竟幽眇。

国步颠已深,民劳休可小。

河津入白鱼,道路逐陈宝。

炊淅矛剑头,亿兆委肝脑。

辜眚纵难宽,行罚已非藐。

胡为命洚流,杀民如刈草。

万国生鱼头,天醉若未晓。

抑如创世谭,民罪无所祷。

故令无愚贤,一洗服天讨。

讵知彼天行,有若奖顽狡。

恶者趋避工,弱善坐枯槁。

官家令煌煌,急振毋任殍。

所全能几何,一一覆巢鸟。

治民无大术,平政计应早。

浚洫固圩坊,民命未难保。

率兽食人肉,喣喣又何造。

柯柄吝儒生,一室自除扫。

悲哉天下溺,援手岂徒嫂。

苟免吾滋惭,闭门梦羲皞。

形式: 古风

七夕遣兴

尺宅堪图寸晷清,晚云新月照双楹。

荒唐牛女传千载,笑悯鸡虫乱一生。

欲断世间婚宦累,略无年少绮罗情。

高斋坐挹鲜凉意,片叶无秋起暗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乱后一首赠癸叔

乱后相逢一慨然,剑矛炊淅自烽烟。

已无春色资挥麈,稍促霜华欲堕颠。

为郡尚虚三斟酝,浮家应办五湖船。

斯人合作词仙老,我亦迷阳畏不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