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身不计人间事,野寺秋晴每独过。
病眼校来犹断酒,却嫌行处菊花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老身不计人间事"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漠视与超脱,体现出一种隐逸自适的人生态度。"野寺秋晴每独过"则是这种态度下的具体写照,诗人常在秋日晴好的时分,一个人孤独地走进荒废的野寺之中,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寂静和自然的呼唤。
接下来的两句"病眼校来犹断酒,却嫌行处菊花多"则透露出诗人生活中的另一面。尽管因为眼睛的疾病而影响了饮酒,但依旧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挑剔和自我要求。"却嫌行处菊花多"一句,更是显示出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一种洁癖,甚至连路过时所见到的菊花也觉得过多,这或许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简单与纯净追求的极致。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特有的宁静、淡泊和对自然之美的独到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飞花的生活境界。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采玉峰连佛寺幽,高高斜对驿门楼。
无端来去骑官马,寸步教身不得游。
一尊清酒两人同,好在街西水县中。
自恨病身相去远,此时闲坐对秋风。
阶上一眼泉,四边青石甃。
唯有护净僧,添瓶将盥漱。
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
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