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

老身不计人间事,野寺秋晴每独过。

病眼校来犹断酒,却嫌行处菊花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我不再关心尘世琐事,秋天晴朗时常常独自走过荒野的寺庙。
因病眼睛视力减弱,连酒也少喝了,反而觉得路上的菊花太多,惹人厌烦。

注释

老身:对自己年老体衰的谦称。
人间事:指世俗的事务。
野寺:荒郊野外的寺庙。
秋晴:秋季晴朗的天气。
每:常常。
独过:独自走过。
病眼:因病而视力不佳的眼睛。
校来:比较起来。
犹:还。
断酒:戒酒或少喝酒。
却嫌:反而厌恶。
行处:行走的地方。
菊花多:菊花盛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老身不计人间事"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漠视与超脱,体现出一种隐逸自适的人生态度。"野寺秋晴每独过"则是这种态度下的具体写照,诗人常在秋日晴好的时分,一个人孤独地走进荒废的野寺之中,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寂静和自然的呼唤。

接下来的两句"病眼校来犹断酒,却嫌行处菊花多"则透露出诗人生活中的另一面。尽管因为眼睛的疾病而影响了饮酒,但依旧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挑剔和自我要求。"却嫌行处菊花多"一句,更是显示出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一种洁癖,甚至连路过时所见到的菊花也觉得过多,这或许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简单与纯净追求的极致。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特有的宁静、淡泊和对自然之美的独到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飞花的生活境界。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使行望悟真寺

采玉峰连佛寺幽,高高斜对驿门楼。

无端来去骑官马,寸步教身不得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长安郭明府与友人县中会饮

一尊清酒两人同,好在街西水县中。

自恨病身相去远,此时闲坐对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上士泉瓶

阶上一眼泉,四边青石甃。

唯有护净僧,添瓶将盥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宥]韵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竹岩

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

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