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歌

太极之髓日之精,生出天地秋风身。

万木摇落百草死,正色与秋争光明。

背时独立抱寂寞,心香贞烈透寥廓。

至死不变英气多,举头南山高嵯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菊花歌》由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坚韧不拔、高洁品格的追求与赞美。

首句“太极之髓日之精,生出天地秋风身”,以太极和日精为引子,描绘了菊花在天地间生长的姿态,仿佛是自然界的精华凝聚而成。菊花在秋风中绽放,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

“万木摇落百草死,正色与秋争光明”一句,通过对比万木凋零、百草枯萎的景象,强调了菊花在秋天依然绽放的鲜明色彩,与秋色争辉,展现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背时独立抱寂寞,心香贞烈透寥廓”则进一步刻画了菊花在世俗眼光中的孤独形象,它独自站立,面对着世间的冷漠与寂寞,但内心却燃烧着坚贞不渝的火焰,穿透广阔的天空,展现出其内在的高尚品质。

最后,“至死不变英气多,举头南山高嵯峨”表达了菊花即使面临死亡,其英气也不会消散,它如同巍峨的南山,屹立不倒,象征着诗人自己坚守的信念与品格。

整首诗通过菊花这一意象,不仅赞美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四砺二首(其一)

壮怀宁久淹,藏六暂穷櫩。

道病人相食,时危笔不铦。

哭衰愁里命,笑粲醉中髯。

清怪每如是,从教俗士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四砺二首(其二)

说杀说不醒,世人良可叹。

欣欣从北俗,往往弃南冠。

毒露沾肤烂,尖风破骨寒。

愿身化作剑,飞去斩楼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五砺

宋鼎终难问,元酋莫死争。

九州俱是泪,一刻不容生。

舌在身当贵,心真愿必成。

但思湖海上,谁可与斯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六砺三首(其一)

一听茶歌泪即流,更兼风叶响飕飕。

不堪满地馀残照,并与新寒合作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