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粟道人游永安湖韵

秀州城外鸳鸯湖,郎官帆开十幅蒲。

人游玉壶天上下,鸟度屏风山有无。

起舞或呼谢鸲鹆,赋诗争传郑鹧鸪。

酒酣不怕归路晚,将军曾识李金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游湖图景。诗人杨维桢以细腻的笔触,将秀州城外的鸳鸯湖风光与游湖之人的欢愉心情交织在一起。

首句“秀州城外鸳鸯湖,郎官帆开十幅蒲”描绘了鸳鸯湖的宁静与美丽,郎官乘着十幅蒲帆的小船悠然驶过,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感与雅致。

“人游玉壶天上下,鸟度屏风山有无”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与想象,将游人置于天与地之间,仿佛在玉壶中自由穿梭;而远处的山峦时隐时现,如同屏风般变化莫测,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神秘的氛围。

“起舞或呼谢鸲鹆,赋诗争传郑鹧鸪”则展现了游湖之人的情趣与才情。他们或起舞欢歌,或赋诗吟唱,其中不乏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深情呼唤,体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与豪情。

最后,“酒酣不怕归路晚,将军曾识李金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即使夜幕降临,也不惧归途漫长,因为心中有诗,有友,有美景相伴,便是最美好的旅程。同时,通过提及“将军曾识李金吾”,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向往,以及对英雄豪情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人物情感的抒发,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引用,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陶庄

村落成行市井连,日中云集自年年。

刀锥有利图衣食,贸易无人索税钱。

渔鼓画桥杨柳外,酒旗茅店杏花前。

陶家义塾相闻近,教子何须孟母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圆觉禅院

圆觉招提隔市喧,潮音满座自晨昏。

雨来宝地天香匝,风动珠林贝叶翻。

供养奇花凭白鹿,斋分珍果仗玄猿。

从今结却东林社,净土修持礼法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赖善卿到嘉禾为予作金粟道人诗使濒行曰金粟吟友为元璞尊者胡为无诗走笔一解兼东西白仲铭两宗匠一笑

琦公口有绮语债,年来不诵西胡经。

宫词在古无师刹,野史于今有赞宁。

劫灰何曾烧汲冢,世祚时闻语塔铃。

林下宁无读书者,梦中应见伍乔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游净池

汾水南头第几湾,净池初晓镜光寒。

渔舟晒䋄日将出,酒肆招帘露未乾。

杨柳淡烟迷隔浦,桃花新水漫前滩。

习家回首今何在,风物争如此地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