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清明前一日,偕周莲伯散步城北,红日已西,乃至虹桥,复买小舟过桃花庵、莲性寺,烟水凄然,游人绝少,共溯洄者渔船三两而已

趁春晴,步前汀未晚,舟小蹙波行。

抱树溪弯,眠沙石老,芳草随意青青。

乍惊起、闲鸥短梦,伴落日、三两棹歌声。

水曲豪筝,柳阴丛笛,那处重听。

多少夕阳楼阁,倚阑干不见,空见流莺。

萤苑星繁,虹桥月艳,还记玉辇曾经。

自湖上游仙事杳,问桃花、又过几清明。

剩取凄烟楚雨,愁画芜城。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清明节前一天,词人蒋春霖与友人周莲伯在城北的一次漫步。他们趁着春光明媚,天色尚早,乘着小舟在水面轻轻摇曳,激起阵阵涟漪。沿途景色优美,溪边老树依依,石头上铺满细沙,芳草茂盛,一片生机盎然。

鸥鸟被他们的行船惊醒,短暂的梦境中断,伴随着落日余晖和渔歌,增添了宁静而闲适的氛围。他们在水边听到了筝声和笛音,仿佛回到了往昔繁华的时光。然而,如今只剩下了寂静的夕阳楼阁,栏杆旁空无一人,只有流莺的鸣叫回荡。

他们经过桃花庵和莲性寺,烟水迷茫,游人稀疏,只有三两渔船相伴。回忆起昔日湖上的仙踪,以及那明亮的虹桥和皎洁的月色,不禁让人想起曾有的皇家繁华。如今,湖上仙踪已渺,桃花依旧盛开,清明又至,却物是人非。

词人感叹,只剩下凄凉的烟雨和楚地的哀愁,勾起了对芜城(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郊游图景,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60)

蒋春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

  • 字:鹿潭
  • 籍贯:江苏江阴
  • 生卒年:1818~1868

相关古诗词

芳草.送别

问西风,玉阶芳草,门前便是天涯。

骊歌听唱彻,漫持残酒,泪满金杯。

罗衣亲拂拭,恋馀香、曾入侬怀。

暂握手匆匆,不语斜日楼台。频催。

满堂丝竹,离亭畔、恁许徘徊。

登车还在眼,玉容憔悴损,首莫轻回。

银屏人寂寂,有年时、明月重来。

算此后、翠衾梦断,梦亦疑猜。

形式: 词牌: 芳草

金缕曲.江干待发

又指离亭树。恁春来、消除愁病,鬓丝非故。

草绿天涯浑未遍,谁道王孙迟暮。

肠断是、空楼微雨。

云水荒荒人草草,听林禽,只作伤心语。

行不得,总难住。今朝滞我江头路。

近篷窗、岸花自发,向人低舞。

裙衩芙蓉零落尽,逝水流年轻负。

渐惯了、单寒羁旅。

信是穷途文字贱,悔才华,却受风尘误。

留不得,便须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

离思无昏晓。不分明、东风吹断,旧时颦笑。

疏雨重帘烟漠漠,花色雨中新好。

又只怕、人随花老。

珍重乍来双燕子,问玉骢,何处嘶芳草。

腰带减,更多少。春衫裁剪浑抛了。

盼长亭、行人不见,飞云缥缈。

一纸音书和泪读,却恨眼昏字小。

见说是、天涯春到。

梦倚房栊通一顾,奈醒来,各自闲烦恼。

知两地,怨啼鸟。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唐郪月夜怀劳平甫

木叶飞如雨。绕空舟、惟闻暗浪,悄无人语。

篷背新霜侵衣袂,冷压釭花不吐。

料此际、微吟闭户。

三径萧萧蓬蒿满,记从前,裙屐欢难补。

春去也,惜迟暮。飘零我亦泥中絮。

叹明明、入怀月色,夜深还去。

芳草变衰浮云改,况复美人黄土。

算生作、有情原误。

莫倚平生丹青手,看寻常,颜面皆行路。

哀与乐、等闲度。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