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雷雨初晴与外共限韵

一叶惊秋雨,殷雷欲住时。

寒蛩犹未觉,促织已先知。

剪烛同清话,含毫各逞思。

微风生夜月,雁影落芳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到来时的一场雷雨过后,诗人与友人共度的场景。"一叶惊秋雨"以落叶象征季节更替,点出立秋的到来,"殷雷欲住时"形象地写出雷声渐止的瞬间。接下来,"寒蛩犹未觉,促织已先知"通过对比,表现蝉和蟋蟀对季节变化的不同感知,前者尚未察觉,后者却敏感地预告了秋天。

"剪烛同清话,含毫各逞思"描绘了在秋雨过后的宁静夜晚,诗人与朋友围坐灯下,一边交谈,一边挥毫泼墨,各自沉浸在思考之中。最后两句"微风生夜月,雁影落芳池"则以自然景象收尾,微风吹拂着明月,大雁的影子映照在池塘上,增添了诗意的静谧和淡淡的离别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初晴后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友情以及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2)

牟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楼远眺

秋风迟我一登楼,槛外山枫锦色稠。

一片白云归雁急,半林黄叶暮蝉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秋雨用苏岐亭韵

更漏响沈沈,铜壶滴金汁。

遣兴与裁诗,含毫纸欲湿。

似云石燕飞,哀祈幸一得。

潭底起乖龙,如奉律令急。

蛙鼓亦齐鸣,唼喋乱鹅鸭。

阵阵势倾盆,缕缕烟垂幕。

离披蜀葵黄,狼藉鸡冠赤。

净洗六街尘,水碧复沙白。

茅屋顿凉生,微香吹衣帻。

一雨一犁金,贫民免啜泣。

从此庆丰年,禾黍盈无缺。

原野景色新,能遣悲秋客。

且暂解焦劳,小榻呼觞集。

形式: 古风

夏日钞书小窗如炙念家严远出捕蝗率彼旷野炎蒸百倍因用家严送有邻弟返里原韵示诸妹

烦暑正流金,长日当季夏。

姊妹小窗閒,时作喃喃语。

双丸去如梭,倏过端阳假。

楸枰已懒弹,对食却杯斝。

石鼎响如潮,茶烟看绕舍。

榴火复薇花,景物递相迓。

蛙鼓不停声,令人几惊咤。

白汗如雨挥,黄沙将人射。

虽罢火伞张,那得清凉夜。

太守同民忧,讵有案牍暇。

昔岁厄阳侯,泛滥吁可怕。

今幸茁其苗,转眼纳禾稼。

胡天不悔祸,鸠鹄未蒙赦。

虫豸迭为灾,扑面火云下。

大地真如炉,短后衣难卸。

返署未浃旬,又促星言驾。

虽灭旋复兴,吴越若争霸。

宦海嗟茫茫,何时守桑柘。

尔辈尚童心,嬉笑还怒骂。

我心耿耿然,好怀那得借。

因思官阁清,松萝高插架。

更有《秋水篇》,千载人脍炙。

早晚凉信来,烦忧暂可谢。

能息数朝间,好把归鞍跨。

蛩声荒砌吟,萤光腐草化。

扫地更焚香,襟期古人亚。

此事难预期,欲言先呕哑。

八闸未云遥,远隔如浐灞。

虫口有馀粮,谚语堪慰藉。

薪米庆丰年,无忧珠桂价。

形式: 古风

夏晓

绿树环庭外,荷含晨露深。

轩窗不受暑,水竹自成阴。

隙月窥残梦,疏星动晓禽。

碧幮风远送,凉气逼衣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