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赠潘参议文奎(其二)》。诗中描绘了友人南归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想象与关切。首句“闻君南去赋归欤”,以友人的归家旅程为起点,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关切之情。接着,“雁荡山前有故庐”一句,点明友人归宿之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泉石自堪供啸傲,烟霞应得侣樵渔。”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居住环境的美好,泉石环绕,烟霞缭绕,不仅适合啸傲自然,还能与樵夫渔人相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充满了诗意与隐逸之趣。
“岂无野老论心事,亦有儿童候起居。”这两句则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展现了友人归家后与邻里、家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无论是与年长者交流心事,还是家中孩童的日常照顾,都体现了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最后,“问讯故人黄少保,年来生计总何如?”诗人通过询问友人黄少保的近况,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关心与思念。这一问,既是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切,也是对友情的深厚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家情景及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与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