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野人来献石蝉以二千钱偿之因成拙诗

二仪肃阴气,草木凋零尽。

尔生岩石间,丛密不自陨。

绿叶抽紫茎,族与秋兰近。

蝉联无数花,未觉霜飙紧。

野人持献余,千金那敢吝。

盆崖遂物性,畅茂庶可准。

吸风喷芳馨,饮露含清润。

如闻嘒嘒声,满地寒林振。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地间阴气凝重,草木凋零无生机。
你生长在岩石缝隙,繁密丛生不易凋零。
绿色叶片抽出紫色茎干,与秋兰相似,相近于秋的气息。
蝉鸣花朵连绵不断,还未察觉秋霜已逼近。
山野之人捧出剩余,千金之物怎敢吝啬赠予。
将你置于盆中崖壁,顺应自然本性生长,或许能繁盛如愿。
你吸取清风,喷发芬芳,饮露水,滋润清新。
仿佛听见细微声响,满地寒林因你而震动。

注释

二仪:天地。
肃阴气:阴气凝重。
凋零:枯萎。
尽:全部。
尔:你。
岩:岩石。
陨:坠落。
绿叶:绿色叶子。
紫茎:紫色茎干。
族:种类。
秋兰:秋兰。
蝉联:连续不断。
霜飙:秋霜。
野人:山野之人。
千金:贵重物品。
盆崖:盆栽崖壁。
遂:顺应。
畅茂:茂盛。
庶:或许。
吸风:吸取清风。
喷芳馨:喷发香气。
饮露:饮露水。
含清润:滋润清新。
嘒嘒声:细微声音。
振:震动。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诗人郭印通过对石蝉生长环境的刻画,展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二仪肃阴气,草木凋零尽",诗人首先描绘了秋天的肃杀气氛,万物凋零,然而石蝉却在岩石缝隙中顽强生存,"尔生岩石间,丛密不自陨"。

石蝉的生长特征被细致描绘:"绿叶抽紫茎,族与秋兰近",它的叶子呈现绿色,茎部紫色,与秋兰相似,显示出其独特的美。尽管秋意渐浓,"蝉联无数花,未觉霜飙紧",石蝉依然繁花似锦,未受严寒侵袭。

野人献上石蝉,诗人感慨万分,"野人持献余,千金那敢吝",表达了对野人慷慨赠予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对石蝉价值的珍视。诗人决定顺应石蝉的自然习性,"盆崖遂物性,畅茂庶可准",将其栽于盆中,让其得以充分展现生命力。

石蝉的生长状态进一步被赞美:"吸风喷芳馨,饮露含清润",它仿佛能吸取清风,散发出芬芳,饮露滋润,生机盎然。最后,诗人通过听觉联想,"如闻嘒嘒声,满地寒林振",想象石蝉鸣叫,给寂静的寒林带来活力,增添了诗意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石蝉的形象,寓言了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何耕道韵

壮岁已倦游,况今老大时。

素交久离索,劳思何可支。

夫子晚识面,迥非尘中姿。

高言风凛凛,直气山巍巍。

欲登公卿门,进退尚狐疑。

飘然至是邦,为言某在斯。

相见无别事,清谈白日移。

时时矜小技,挽我赋新诗。

自怜憔悴态,容德愧姜姬。

辱赠何以报,恨无琼琚辞。

形式: 古风

次杨拱辰韵兼简冯可当刘韶美

穷居罕人事,来往断交亲。

粗安鹪鹩居,靡求尺蠖伸。

坐看柴门外,日飞车马尘。

谁能学桔槔,俯仰更随人。

况今世道丧,风俗已浇淳。

为民非野鹿,作吏无古循。

太仓五斗粟,食之愧高旻。

故人善处我,儒官饱常珍。

风月即侪侣,诗书乃比邻。

隤然一室中,浩气横八垠。

刘郎晚相遇,放旷如逐臣。

素心日倾倒,吟啸乐天真。

秕糠嵇阮辈,自号葛天民。

马曹似是耳,宁畏官长嗔。

墨池子杨子,风流吾里仁。

偶来官一邦,眉端喜津津。

抵掌论进修,德业须竞辰。

有时相就饮,幕天地为茵。

冯君十年别,龙鹄迹久陈。

邂逅果山底,一见两脚踆。

初来梅萼吐,欲去柳眉颦。

平生知识多,斯人罕其伦。

我今亦西矣,筇竹访峨岷。

凭谁与之俱,足跣头不巾。

刘郎归既趣,杨子任方新。

从兹遂分手,三秋敌昏晨。

所期各精鍊,加餐戒五辛。

他时共相见,两颊桃花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次莫少虚韵

富贵等劳生,不如行乐耳。

遑遑观一世,荣辱随偾起。

幽寻苦无暇,佳处谁屈指。

春归呼我游,邂逅佳公子。

莫侯江南秀,幽香发蕙茝。

新诗更清激,㶁㶁寒流驶。

锦屏有蒲郎,冰壶清彻底。

便腹久空洞,了不见嗔喜。

岁晚得二友,追随当行李。

五湖三江宽,亦不遗洲沚。

偶来泛扁舟,朱墨推案几。

徜徉一水间,便欲寄残齿。

追观少年心,寂寞已灰死。

穷通岂无命,流坎听行止。

岷山行筑室,计决吾往矣。

斗酒相往还,素约自今始。

形式: 古风

次蒲大受检覆韵

身亲扫除役,敝袍染尘泥。

青云一何高,天险不可跻。

西风吹秋来,草木含凄凄。

韝鹰屡飞掣,枥马空鸣嘶。

丈夫两鬓斑,籍未通金闺。

不如买田园,荷锸理蔬畦。

岁月无停轨,归计亦已稽。

年来稍闻道,所学忘筌蹄。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