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霄观海

浩渺无因溯去程,仙槎客泛正须评。

轻浮一粒须弥小,包括恒河色界清。

世外形骸杯可渡,空中楼阁气嘘成。

情知观海难为水,更有红轮向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吞霄观海》由清代诗人周钟瑄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联“浩渺无因溯去程,仙槎客泛正须评”,开篇即以浩瀚无垠的景象引入,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诗人在这里使用了“仙槎客”这一形象,既暗示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也预示着探索未知的决心和勇气。

颔联“轻浮一粒须弥小,包括恒河色界清”,进一步深化了对宇宙万物的思考。通过对比“一粒”与“须弥山”的大小,以及“恒河”与“色界”的广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宇宙之大与个体之小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颈联“世外形骸杯可渡,空中楼阁气嘘成”,转而探讨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里,“世外”象征着超越物质束缚的精神世界,“形骸”则指肉体与物质存在。诗人通过“杯可渡”这一比喻,暗示了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而“空中楼阁”则可能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但“气嘘成”又表明了通过内心的力量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尾联“情知观海难为水,更有红轮向此生”,最后以大海与太阳作为意象,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大海的辽阔与深邃象征着生命的无限可能,而“红轮”则可能是太阳的隐喻,代表着希望、温暖与新生。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对生命价值的珍视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保持乐观与希望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吞霄观海》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更蕴含了对宇宙、人生、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7)

周钟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康熙丙子举人,由知县历官荆州知府。有《歇云斋》、《松亭》诸集

  • 字:宣子
  • 籍贯:贵筑

相关古诗词

题天妃宫

补天五色漫称祥,谁向岐阳祝瓣香。

几见平成踰大海,自知感应绕重洋。

遐方俎豆尊灵远,圣代丝纶礼数庄。

是处歌恩欣此日,风声潮影共趋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重游鲫鱼

十一年前此地经,今朝认取古沙汀。

水光不改当时绿,山色犹留旧日青。

一幅画图鱼蟹舍,数家溪溆薜萝亭。

乘桴熟睡波心稳,泊岸无须扣竹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赤嵌城【赤

歌舞楼台半已倾,女墙斜日照孤城。

闲庭无复生芳草,复道犹闻唤晓莺。

往事空悲时节换,圣朝长幸泰阶平。

纵教沙碛千年在,烽静无烟夜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鸡晓霞

金鸡旭照气氤氲,片片晴霞布彩纹。

万里沧波联锦绮,乾坤五色绘奇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