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留别

漫说还乡去,偏增离别情。

长风送归棹,落日下孤城。

黄木湾头路,红棉岭外程。

珠江好风景,佳节近清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广州留别》是清代诗人金和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色的融合,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

首句“漫说还乡去,偏增离别情”,开篇即以一种看似矛盾的表达,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表面上说要回乡,实际上却因即将离别而增添了一层离愁别绪。这种反差巧妙地捕捉了离别时刻人们内心深处的微妙感受。

接着,“长风送归棹,落日下孤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长风拂过,似乎在为归舟送行;落日西沉,映照着孤独的城郭。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离别后环境的寂寥与孤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黄木湾头路,红棉岭外程”则将视线从眼前的景象转向更远的地方,黄木湾的路途,红棉岭的行程,既是对旅途遥远的描述,也是对未来的遥想。这里运用了色彩对比,黄木与红棉,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不同的情感体验,预示着旅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境变化。

最后,“珠江好风景,佳节近清明”两句,将思绪拉回到眼前,珠江的美景与即将到来的清明佳节形成鲜明对比。珠江的风光虽美,但此时此刻,面对离别,这些美好都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佳节的临近,更增添了对相聚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隐含着对离别后重逢的渴望。

整体而言,《广州留别》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离别时特有的哀而不伤、思而不绝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复杂情绪,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42)

金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抵广州作

又作佗城客,趋庭道路长。

一身行万里,三度涉重洋。

满院绿蕉暗,堆盘红荔香。

重闱欣矍铄,献寿举霞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侍家大人登圆山敬步原韵

平畴如绣错,远山俨翠障。

圆峰居其间,登览心神旷。

泠泠涧泉流,郁郁花木傍。

趋庭喜馀暇,有同南楼望。

五岭到此尽,岩疆独雄壮。

昔年分鸿沟,蛮触不敢抗。

留兹名胜区,气象显万状。

标高赤霞中,兴寄青云上。

天风浩浩来,海气相鼓荡。

东望蓬莱山,飘渺指所向。

神仙本虚无,不用乘槎访。

即事多所欣,如愿亦相偿。

即看广厦开,转瞬崇墉创。

讼庭落花閒,归来更酬唱。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出西郭行田间至南涧听泉敬步家大人原韵

冈岭如环不可束,登高欲穷千里目。

谢公喜搜山水区,柳侯爱记蛮荒俗。

林花艳舒鹤顶红,潭水澄逾鸭头绿。

逸兴犹看行负瓢,天籁不劳歌按筑。

怪石突兀当关蹲,老树连蜷卧涧曲。

趋庭诗学杜甫吟,志隐篇效苏过续。

悠然归咏舞雩风,何时更濯沧浪足。

形式: 古风

游冰井寺憩准提禅林步家大人韵二首(其一)

访古炎荒地,方从郭外游。

云山曾入梦,冰井几经秋。

松竹千重绕,烟霞四壁收。

趋庭多乐事,诗境好频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