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从横乱峰里,忽此见平田。
不须抱瓮汲,自有峰顶泉。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田园的独特景象与宁静之美。"从横乱峰里,忽此见平田",开篇便以动态的山峰与突然显现的平坦田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意外的惊喜与和谐的自然景观。"不须抱瓮汲,自有峰顶泉",进一步揭示了山田水源的自然与便利,无需人工劳作,泉水自流,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山间田园的自然风光与生活状态,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诗人通过对山田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
不详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百泉自奔注,更不费疏凿。
雨歇天气清,临池看洗鹤。
孤亭簇群岫,宴坐增悄然。
主人何所作,多应草太玄。
里中耆旧多,谈笑每相聚。
日暮各自归,此君独不去。
岁月生涯短,诗书世泽长。
今看墓木拱,犹自被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