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四)

我岂爱花者,而独爱此花。

爱之匪无人,诗且数百家。

前有水边横,后有竹外斜。

但作如是观,桃李亦可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我难道只是爱花的人,偏偏特别喜欢这朵花。
对它的喜爱并非独一无二,已有数百首诗赞美过它。
它前面有水边随意生长,后面则是竹林斜映。
只要这样看待,即使是桃李也能自夸一番。

注释

我:主语,我。
岂:难道。
爱:喜爱。
者:的人。
而:转折连词,但是。
独:唯独,特别。
此:这。
匪:不是。
无:没有。
人:人。
且:并且。
数:多。
百:百。
家:家,指诗人。
前:前面。
有:存在。
水:水。
边:旁边。
横:横向生长,随意。
后:后面。
竹:竹子。
外:外面。
斜:倾斜,斜照。
但:只。
作:当作。
如是:如此。
观:看待。
桃李:比喻平凡事物,这里指桃树和李树。
亦:也。
可:可以。
誇:夸耀,自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系列中的第四首。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情感,他并非单纯喜爱所有花,而是对梅花情有独钟。他强调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并非无因,事实上已有数百位诗人曾为之吟咏。诗中描绘了梅花的优美位置,既有水边的映衬,又有竹林的陪衬,诗人以这样的视角看待梅花,认为即使与桃李相比,梅花也自有其值得夸耀之处。

诗的核心在于诗人对梅花的深情赞美和个人审美选择,以及通过梅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高洁孤傲的人格追求。整体风格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对于自然美的崇尚和对于品格的寄托。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汪仲嘉楼大防二尚书贺郑贵和华文休致韵(其一)

簪笏相摩入殿庐,人皆自笑此区区。

岂无只字踰华衮,未必千钟胜饭蔬。

吾见北山多后倦,谁如东里竟先驱。

追随曳履枌榆社,犹及香山退傅无。

形式: 七言律诗

和孟阜老梅韵(其一)

朝游山南莫北隅,脩竹之下手所披。

五步一顾立不趋,柔枝弱干千万馀。

粲然笑倩多新奇,岁寒安用众稚为。

惊嗟怪怪丈人行,缟衣蓝缕冰斲肌。

莓苔雪片冻不飞,玉饰其末玑衡攲。

藐姑之仙下缥缈,苍虬为驾羽葆希。

三闾大夫从女须,枯槁婵娟却并驰。

张子爱之亦既痴,人不得觑以我归。

我生自视梅孰如,沧江独立儿女嗤。

年来稍稍学折枝,柰何复与此老期。

形式: 古风

和孟阜老梅韵(其二)

望美人兮天一隅,薜萝为衣颠倒披。

水竹隔我不可趋,今我搔首三岁馀。

汉庭年少六七奇,须眉皓白来何为。

我欲避寝问之道,安得玉貌生枯肌。

长翁傲睨欲奋飞,沧江钓雪蓑笠攲。

少翁顿挫蘖牙角,笑齿一粲知音希。

樵家斧斤磨以须,过者万人人背驰。

梅乎梅乎我非痴,持汝二老将安归。

古来弱植刚不如,孰有妩媚为人嗤。

君不见孤竹之管求孙枝,汝盍早定归山期。

形式: 古风

和林宗简除夜韵余与宗简皆病馀而除夜皆赋诗因反前意

穷怀卿相忧,老作儿女悲。

百尔皆妄想,一粲看新诗。

短长总归尽,君阅古盛衰。

煌煌五侯家,宽作数世期。

经史或不读,名字亦奚为。

茂对乾三阳,静养月一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