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秋水渺无极,愁尽送白云。

西风何太急,北客独先闻。

旅梦苍烟寺,樵歌黄叶坟。

江南鲜矰缴,雨夜尚呼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文焯的《闻雁》,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雁鸣的聆听,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孤寂之感。首句“秋水渺无极”以秋水浩渺无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广阔愁绪;“愁尽送白云”则将愁绪寄托于随风飘散的白云,显得愁绪绵长。接下来,“西风何太急”借西风的急促,暗示时光流逝和客居他乡的紧迫感;“北客独先闻”则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他是北方来客,最先感受到秋意和雁声。

“旅梦苍烟寺”描绘出诗人夜晚在远方寺庙中做客,梦境中弥漫着苍茫的烟雾,增添了迷茫与哀愁;“樵歌黄叶坟”则通过黄叶覆盖的坟墓和樵夫的歌声,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江南鲜矰缴,雨夜尚呼群”,写江南地区的人们还在使用弋射工具捕雁,即使在雨夜也不忘群雁的呼唤,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和群雁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听到雁鸣引发的思乡之情,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读高陶堂志微录书后

梦落沧流此辍弦,一官滞调偪残年。

振奇文字投珠晦,垂老功名误瓦全。

宁惜清流论党局,从教才思傲顽仙。

荒荒西曜湛归翼,虚傍柴桑卜墓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旧婉

旧婉前华脉脉思,疏风闲雨阁兰期。

湖山梦冷成诗瘦,弦管声繁易酒悲。

襟上唾花空有恨,尊前梅柳为谁姿。

柔肠苦被明眸割,彻骨风流鬓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壬老将去吴感赠长句

霜信初丹晚桂林,闭门秋思已深深。

冥鸿遥带潇湘雨,樊鹤犹余江海心。

云物空濛回北望,诗歌浩荡发南音。

不辞更醉重阳酒,别后兰茳漫独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元墓山楼重见旧题

空寒烟月五湖湾,经岁看花数往还。

片石谁堪同日语,高云终是在山间。

十年西崦虚仙籍,几度东风破醉颜。

欲采青芝徵旧梦,樵风长识郑家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