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函可对北里新书屋的独到见解与情感投射。首句“古圣亦局促”以古圣人自比,暗示自己虽为圣贤之流,却也难以摆脱生活的种种限制与束缚。接着,“图书雨雪侵”一句,巧妙地将书籍与自然界的雨雪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知识与外界环境的交融,同时也隐含着知识的珍贵与不易。
“凭添数尺地,不作百年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数尺地”的微小与“百年心”的宏大,表达了诗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有限生活中追求无限精神世界的渴望。这种矛盾与统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洞察。
“杏树篱穿老,柴门昼掩深”两句,运用了典型的田园风光描写,杏树与篱笆的老态,以及柴门的深掩,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沧桑的氛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歌吟听又满,馀响出寒林”则以歌声和回响作为结语,不仅增添了诗歌的音乐美感,更寓意着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如同歌声一般,穿越寒冷的树林,传递深远,表达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屋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