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枕

琢石髹池省练弦,寂尘不动五音全。

应嫌杂奏妨人乐,正可常携对客眠。

投倦乍如倾耳听,起醒惟欠籁声传。

舞云家范升堂席,寂寞依稀万古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精心雕琢石头,打磨池塘,调好琴弦,静谧无声,五音俱全。
或许会觉得嘈杂的音乐打扰了他人的乐趣,但这正适合常常独自携带,陪伴客人入眠。
疲倦时仿佛专心倾听,醒来只缺自然的声音相伴。
他的才华如同舞动的云彩,被尊崇为家风典范,在大堂的宴席上,虽然寂寞,却似万古贤者般令人敬仰。

注释

琢石:精心雕刻石头。
髹池:涂抹池塘表面。
省练弦:调好琴弦。
寂尘:静谧无声。
杂奏:嘈杂的音乐。
妨人乐:打扰他人乐趣。
正可:正合适。
常携:常常携带。
对客眠:陪伴客人入睡。
投倦:疲倦时。
乍如:仿佛。
籁声:自然的声音。
舞云家范:才华出众,如舞动的云彩。
升堂席:大堂宴席。
寂寞依稀:虽寂寞但隐约可见。
万古贤:万世的贤者。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品味琴音,享受心灵的宁静与满足。"琢石髹池省练弦"表明诗人独自一人,在石头旁边调试琴弦,寻求最佳的声音效果。"寂尘不动五音全"则形象地描述了在这宁静无声的环境中,即使是微小的尘埃也不被打扰,整个空间都充满了完整而纯粹的琴声。

接下来的"应嫌杂奏妨人乐"表达了诗人的审美观点,他认为过于复杂的演奏可能会干扰到人们对音乐的享受。因此,他选择了简洁的音符,能够伴随他与客人共同入睡。

"投倦乍如倾耳听"则描绘了一种状态,即诗人在疲惫时,像倾听远处的声音一样去倾听琴声。而当他从沉睡中醒来,只剩下微弱的琴音余韵,这表明了琴声对他的影响力,以及它如何深入他的梦境。

最后两句"舞云家范升堂席,寂寞依稀万古贤"则描绘了一幅画面:在一片祥和之中,有着舞动的云彩,诗人坐在家中的升高的坐席上,这种宁静与悠远似乎可以追溯到古代圣贤。这里寂寞而又神秘,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琴音和宁静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他对于音乐纯粹性和审美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琼花

爱奇造物剪琼瑰,为镇灵祠特地栽。

事纪扬州千古胜,名居天下万花魁。

何人斲却依然在,甚处移来不肯开。

浪说八仙模样似,八仙安得有香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答秀实见招

此身初不敢图安,老去偏忧行路难。

欲调舟车难用法,偕行仆从只宜宽。

已持食节多虞病,嫌重装囊少虑寒。

且替疲兵充守宅,诗成莫惜寄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葛秘校和予关字韵诗两篇再以一篇奉酬

数州形胜共乡关,江浦淮堧一望间。

长恨崎岖千里隔,那知邂逅两身闲。

稻粱要足几时足,闾井欲还何日还。

犹胜拘牵名利客,心无一事看春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谢吕令子卿雪中遣人惠酒初令人置酒于祝舜俞吕令以酒为惠云

也知谋醉胜谋闲,户小都忘满腹悭。

晚得曲生投老伴,长邀玉友访空山。

初贪雪里香宜倍,忽报瓶中酒自还。

全胜朱提双饮盏,亲教从事送酡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