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希尹

代马怨殊群,越鸟欢同族。

如何平生爱,分背乖心曲。

悠悠间乡县,冉冉踰凉燠。

念子行寡偶,我居亦㷀独。

疲痾暂逃位,饥寒方殉禄。

出处虽未同,身世均羁束。

山林鲜疵吝,市朝多宠辱。

寄言讯之子,迟望归来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首句“代马怨殊群,越鸟欢同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离群的代马,将友人比作同族的越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两地,难以相聚的孤独与哀愁。接着,“如何平生爱,分背乖心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平日里深厚的友情,在分别之后却变得难以维系,心绪不宁。

“悠悠间乡县,冉冉踰凉燠”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变迁,隐喻着自己与友人相聚的日子似乎遥不可及,时间的无情更增添了思念的痛苦。“念子行寡偶,我居亦㷀独”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友人在远方的孤单,同时也自省自己在家乡的孤独。

“疲痾暂逃位,饥寒方殉禄”这一句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虽然在官场上奔波,但内心却疲惫不堪,渴望逃离官场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这与他对友人的思念形成对比,凸显出诗人对自由与真挚友情的向往。

“出处虽未同,身世均羁束”强调了诗人与友人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都面临着生活的束缚与限制,这种共鸣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山林鲜疵吝,市朝多宠辱”则通过对比山林与市朝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充满变数的官场生活的厌倦。

最后,“寄言讯之子,迟望归来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呼唤,希望友人能早日归来,共叙旧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夕诣郊外

久瘵积幽抱,端居乏欢趣。

日夕览郊园,俛仰增愁慕。

林静动风飙,川迥来云雾。

征蓬驶且断,栖鸟惊还聚。

感物悟时变,忧生测年暮。

衰颜渐已迫,稚齿谁能驻。

淹留岁方晏,沈吟日云屡。

有怀空若兹,无闻良可惧。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晚游墟中

独行墟里路,归来秋景夕。

雁落清川永,鹤唳荒林寂。

超遥迹乍远,优游意弥适。

寄言簪组士,扰扰真堪惜。

形式: 古风

自西野循涡曲临眺赠同游者

养拙非藏器,寝痾岂逃名。

进惭冠盖群,退慕丘园耕。

多病齿发暮,屏居怀抱盈。

稍寻皋壤乐,暂慰蹉跎情。

入野缅曲折,临溪屡回萦。

霜浓石道净,水敛云潭清。

烟景淡将夕,汀洲递微明。

疏芜岸筱落,寥戾川禽鸣。

心赏夙所重,身累适已轻。

岂辞疲曳倦,幸与良游并。

济时谢明哲,量已保幽贞。

愿从求羊辈,放旷终吾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卧病赋怀

工拙讵同区,通蔽固殊致。

由来辟世者,未逮匡时智。

伊余本疏诞,屏迹归朝寺。

非材托閒散,孤贱违荣利。

邴子忌多秩,嵇公病为吏。

虽微二贤操,犹全匹夫志。

适已每多慰,养生仍寡累。

方探至人旨,始慕神仙事。

玄览瞩昭旷,冥栖伫灵异。

白云存髣髴,沧洲形梦寐。

渊虬无近韵,霄鹄有遐意。

愿结松乔侣,人间聊可弃。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