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闺怨》由明代诗人张博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与现实冲突中的无奈与痛苦。
首句“那年离别去,只道投京国”,开篇即点出故事背景,女子与丈夫分别,满怀期待地送他赴京追求功名。次句“京国人不归,音书到塞北”转折突兀,揭示了丈夫并未如愿归来,反而音信全无,甚至传来了他在塞北的消息,暗示了命运的无情与残酷。
“少年夫妇不同欢,纵使封侯有何益”,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丈夫远离家乡、追求功名却未能带来幸福生活的深深感慨。她认为,即使丈夫能够封侯拜相,也难以弥补两人因距离和时间而产生的感情隔阂,这种成功对于家庭的和谐而言,不过是徒增遗憾。
最后,“还家拜母心内伤,何不当时委道傍”,女子在内心深处感到痛苦,面对母亲的期盼与自己的无奈,她不禁反思:如果当初丈夫选择留在身边,或许生活会是另一番景象。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女子对现状的不满,也流露出对未来可能的憧憬与遗憾。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背景下,面对爱情与现实抉择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