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姚文奂所作的《书声斋阄韵得长字》。诗中描绘了诗人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的开头“昔我去西斋,含悽逐飘荡”,表达了诗人离开西斋时的忧伤与飘零之感;而“今我归西斋,觞情集遐想”则展现了诗人归来时的喜悦与思绪万千。接下来,“气节忽变迁,宇宙一俯仰”一句,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更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我书时复读,我琴久绝响”两句,诗人通过读书和弹琴的对比,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孤独。接着,“凯风自南来,户庭飒以爽”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一丝清凉与宁静。“搔首□良朋,于焉共清赏”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朋友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后半部分,“欢将酒洽浃,愁借酒涤荡”表现了诗人通过饮酒来调节情绪,无论是欢愉还是忧愁,都能在酒中得到释放。“慨彼岐路人,行行屐几緉”诗人感叹于人生的道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留下足迹。“岂不念厥初,胡为绁尘鞅”表达了诗人对初心的怀念,以及对被世俗束缚的无奈。“永怀柴桑翁,度其触类长”最后,诗人以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号柴桑)为例,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对自然、友情、人生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