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重阳效东坡作

山色泛秋光。点点东篱菊又黄。

岁月欺人如此去,堂堂。一事无成两鬓霜。

佳节共持觞。无限杯供有限狂。

明月明年诗句苦,茫茫。细把茱萸感慨长。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将孙的作品,名为《南乡子·重阳效东坡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与友人的珍视。

"山色泛秋光。点点东篱菊又黄。" 这两句描绘了重阳节气的景象,山川在秋风中披上了淡淡的金黄,而东边围栏下的 菊花也渐渐转黄。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时光流逝的一个隐喻。

"岁月欺人如此去,堂堂。" 这里的“欺”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无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感慨。而"堂堂"两字则有着庄严肃穆之意,或许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缅怀。

"一事无成两鬓霜。佳节共持觞。"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壮志未酬身先老的感慨,以及在重阳佳节与朋友共饮之情景,显得尤为珍贵。

"无限杯供有限狂。明月明年诗句苦,茫茫。细把茱萸感慨长。" 这几句话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无尽,而在重阳佳节中饮酒作乐似乎是对抗这无常的一种方式。而“明月明年”则让人不禁思考未来的诗句是否还能如此流畅,心中的茫然和感慨更添深长。最后,“细把茱萸”一词,则是作者在品味生活的点滴之美,同时也透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阳时节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生命、友情以及岁月流逝的情感。每一个字句都饱含深意,让人在阅读中不由得沉思和共鸣。

收录诗词(21)

刘将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事迹见《新元史。刘辰翁传》。有《养吾斋集》四十卷,久佚。《四库总目提要》云:“将孙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时有小须之目。”《彊村丛书》辑有《养吾斋诗馀》一卷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257—?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其二)甲申客路闻鹃

雨萧萧、春寒欲暮。杜鹃声转□□。

东风与汝何恩怨,强管人间去住。行且去。

漫憔悴十年,愁得身成树。青青故宇。

看浩荡灵修,徘徊落日,不乐复何故。曾听处。

少日京华行路。青灯梦断无语。

风林飒飒鸡声乱,摇落壮心如土。今又古。

任啼到天明,清血流红雨。人生几许。

且赢得刘郎,看花眼惯,懒复赋前度。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三)用前韵调敬德

甚平生、风流谢客,刀头梦送酸楚。

不堪又得花间曲,猛忆云英霜杵。闲情赋。

谁催就月明,云鬓犀梳吐。才情几许。

待遗策重来,吹箫一弄,鸾凤共轻举。留春住。

买得绿波南浦。黄金□散如土。蔷薇洞口三生路。

无奈春光顿阻。新□绪。也待见东邻,花艳墙低处。

东风看取。便娇送飞梭,半携编贝,笑咏尚高古。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一)己卯元夕

又匆匆、一番元夕,无灯更愁风雨。

人间天上无归梦,惟有春来春去。愁不语。

漫泪湿香绡,□草人何许。百年胜处。

还更有琉璃,春棚月架,万眼蝶罗否。

风流事,孤负后来儿女。可怜薄命三五。

千金无买吴呆处,更说龙飞凤舞。今又古。

便剩有才情,无分登楼赋。春醪独抚。

也难觅阿瞒,肯容狂客,醉里试歌舞。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满江红(其三)

千里酸风,茂陵客、咸阳古道。

宫门夜、马嘶无迹,东关云晓。

牵上魏车将汉月,忆君清泪知多少。

怅土花、三十六宫墙,秋风袅。浥露兰,啼痕绕。

画阑桂,雕香早。便天还知道,和天也老。

独出携盘谁送客,刘郎陵上烟迷草。

悄渭城、已远月荒凉,波声小。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