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径山隆上主回吴中

海内车书喜混同,飞云流水逐行踪。

秋风遍乞王城饭,夜月长听官寺钟。

物外闲情怜淡泊,灯前软语话从容。

明朝棹指吴天杳,矫首东南送断鸿。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高僧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与道义的深切感慨。首联“海内车书喜混同,飞云流水逐行踪”以“车书混同”象征不同文化、信仰的融合,表达了对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飞云流水逐行踪”,则以自然景象喻指高僧的行迹,既灵动又深远。

颔联“秋风遍乞王城饭,夜月长听官寺钟”细腻地刻画了送别场景中的细节,秋风中乞求王城的饭食,夜月下倾听官寺的钟声,这些日常生活的片段,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高僧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与敬仰。

颈联“物外闲情怜淡泊,灯前软语话从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物外闲情”与“淡泊”、“灯前软语”与“从容”的对比,表达了对高僧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尾联“明朝棹指吴天杳,矫首东南送断鸿”以“明朝棹指吴天杳”预示着离别的即将来临,而“矫首东南送断鸿”则以“断鸿”(失群的大雁)为意象,象征着高僧离去后的孤独与思念,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送别的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信仰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道义以及内心世界的细腻感悟。

收录诗词(3)

云峰住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经山

峨峨石经山,莲峰吐金碧。

秀气钟芯题,胜槩拟西域。

竺坟五千卷,华言百师译。

琬公惧变灭,铁笔写苍石。

片片青瑶光,字字太古色。

功非一代就,用藉万人力。

流传鄙简编,坚固陋板刻。

深由地穴藏,高从岩洞积。

初疑神鬼工,乃著造化迹。

延洪胜汲冢,防虞犹孔壁。

不畏野火烧,讵愁藓苔蚀。

兹山既无尽,是法宁有极。

如何大业间,得此至人出。

幽明获尔利,乾坤配其德。

大哉弘法心,吾徒可为则。

形式: 古风

送友人之松江得曙字

潮来沙碛平,月落海门曙。

汀蒲转风叶,堤柳摇烟絮。

江头春可怜,天涯人独去。

有歌送君行,无酒留君住。

雪浪没沙鸥,云帆出江树。

回首读书声,青山不知处。

形式: 古风

宿福智精舍怀南邻张羽来仪

我客怅无依,君居欣在迩。

清谈夕散归,独卧松轩里。

露香槛前桂,月色池上水。

怀尔正沉沉,不知暮钟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蠡口夜归

日没渡口昏,水风着人热。

渔灯带萤火,微光互明灭。

舟人报水程,路远行欲歇。

故山不分明,目尽心力绝。

遥想山中人,待人仍待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