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过苏少府

九江迷去住,群吏且因依。

高木秋垂露,寒城暮掩扉。

随云心自远,看草伴应稀。

肯信同年友,相望青琐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在九江的迷离中不知去留,官员们暂且依靠在这里。
高大的树木在秋天挂满露珠,寒冷的城市傍晚时分关闭门窗。
我的心随着云彩飘向远方,陪伴的草木也显得稀疏。
你可相信,同年而生的朋友,正遥望那深锁的宫门青琐闱。

注释

九江:指九江地区,可能泛指官署所在地。
迷去住:迷失方向,不知去留。
群吏:众多官员。
因依:暂时依靠。
高木:高大的树木。
秋垂露:秋天树上挂着露珠。
寒城:寒冷的城市。
暮掩扉:傍晚时分关闭门窗。
随云心:心随云飘。
自远:远离。
看草伴:看着周围的草木。
应稀:显得稀疏。
同年友:同年出生的朋友。
相望:遥望。
青琐闱:代指皇宫或朝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行旅的画面,诗人在途中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有着细腻的描写。首句“九江迷去住”表达了诗人对于流水不息、江河无尽的迷离之感,也反映出诗人的游子情怀。其次,“群吏且因依”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一种依赖与无奈。

“高木秋垂露,寒城暮掩扉”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高大的树木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而远处的城郭在夜幕降临之际关闭了大门,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随云心自远,看草伴应稀”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随着云的流动,诗人的心也随之飘渺,这种情感上的疏离与周遭景物的淡远相呼应,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

最后,“肯信同年友,相望青琐闱”表达了对昔日朋友的思念和信任之情。青琐闱是指古时官署或府第中的窗棂,这里用来象征诗人与旧友之间的情谊长存,即便隔绝于远方,也愿意相信彼此的心仍然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深秋旅途中的孤独与怀旧,以及对于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晚秋宿裴员外寺院

仲言多丽藻,晚水独芙蓉。

梁苑仍秋过,仁祠又夜逢。

回林通暗竹,去雨带寒钟。

愿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雪后宿王纯池州草堂

宿君湖上宅,琴韵静参差。

夜雪入秋浦,孤城连贵池。

流年看共老,衔酒发中悲。

良会应难再,晨鸡自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寒蜂采菊蕊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朝下寄韩舍人

侍臣鸣佩出西曹,鸾殿分阶翊綵旄。

瑞气回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袍。

花间焰焰云旗合,鸟外亭亭露掌高。

肯念万年芳树里,随风一叶在蓬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