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游侍郎七十九

炎凉薄流光,荣悴猾生理。

芳荃化为茅,嘉橘变成枳。

谁知古大椿,霜雪自薿薿。

立身既千仞,骛阴殆百里。

宜哉富春秋,万物听独止。

先生一灵椿,耸壑屹山峙。

纳湖溉其根,后溪拥其址。

平生学问力,顿在名节里。

甘泉讵弗贵,东山不为起。

以身蹈高洁,为世律贪鄙。

坐令夸夺辈,疾走掩两耳。

乃知公进退,均为国凭恃。

恭为陛下圣,雅欲致园绮。

黄金已九环,丹诏行一纸。

公心岂轻重,上意实注委。

嘉平报初度,吉音随燕喜。

耆英七十九,彷佛富公是。

行归磻溪载,更咏淇奥美。

方觉岁寒姿,不随世变靡。

锦溪入霞觞,城山揖燕几。

祝公如大椿,明堂栋千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寿游侍郎七十九》由宋代诗人王九万所作,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寿星游侍郎长寿与德行的赞美。

诗中首先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以“炎凉薄流光,荣悴猾生理”开篇,暗示人生的短暂与变化莫测。接着,诗人运用“芳荃化为茅,嘉橘变成枳”这样的对比,强调了事物从盛到衰的过程,以此来衬托出主人公游侍郎的与众不同。

“谁知古大椿,霜雪自薿薿”一句,将游侍郎比作千年古木大椿,即使历经严寒霜雪,依然生机勃勃,象征其高尚的品德和坚韧的生命力。接下来,“立身既千仞,骛阴殆百里”进一步描绘了游侍郎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如同高山仰止,深谷回响。

“宜哉富春秋,万物听独止”则表达了对游侍郎长寿的赞叹,仿佛世间万物都静默以待,以示敬仰。诗人以“先生一灵椿,耸壑屹山峙”再次强调了游侍郎的卓越与坚定,如同挺拔的古木,矗立于群山之巅。

“纳湖溉其根,后溪拥其址”运用自然界的元素,形象地描绘了游侍郎深厚的学识和稳固的基础,如同水源滋养树木,溪流环绕山脚。接下来,“平生学问力,顿在名节里”点明了游侍郎不仅在学术上有深厚造诣,更在道德品质上树立了典范。

“甘泉讵弗贵,东山不为起”通过对比甘泉与东山,表达了游侍郎不为名利所动,坚守自我,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以身蹈高洁,为世律贪鄙”则直接赞扬了游侍郎的高风亮节,以其行为作为世人的楷模,约束世俗的贪婪与鄙陋。

“坐令夸夺辈,疾走掩两耳”形象地描绘了游侍郎的影响力,使得那些追求虚名浮利的人感到羞愧,选择回避。最后,“乃知公进退,均为国凭恃”强调了游侍郎在国家中的重要角色,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力量。

“恭为陛下圣,雅欲致园绮”表达了对游侍郎的尊敬之情,希望他能像古代贤臣一样,为君主提供智慧与忠告。而“黄金已九环,丹诏行一纸”则暗示了游侍郎受到的尊崇与荣誉,以及朝廷对他的一份信任与期待。

“公心岂轻重,上意实注委”表明了游侍郎的忠诚与无私,他的内心并不因外界的评价而动摇,而是始终遵循着上天赋予的使命。最后,“嘉平报初度,吉音随燕喜”庆祝了游侍郎的生日,预示着美好的祝福与喜悦。

“耆英七十九,彷佛富公是”将游侍郎与古代贤相富公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非凡成就与德行。而“行归磻溪载,更咏淇奥美”则暗示了游侍郎可能即将退休,但其精神与美德将如同淇水之美,流传千古。

“方觉岁寒姿,不随世变靡”表达了对游侍郎品格的赞美,即便是在岁月的磨砺下,他的品质依旧坚不可摧,不随世态炎凉而改变。最后,“锦溪入霞觞,城山揖燕几”描绘了庆祝场景的美丽与和谐,而“祝公如大椿,明堂栋千祀”则是对游侍郎长寿与功绩的最高赞誉,希望他如同千年古木大椿,成为国家大厦的栋梁,永垂不朽。

收录诗词(1)

王九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灵岩

雪岩偶得片时留,倾倒清尊兴未休。

香积寻常分药水,禅林自昔枕江流。

羊肠盘转层崖荫,山腹空悬古洞幽。

谈笑相逢情更厚,何当携手约重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灵岩(其一)

一入灵岩寺,凭栏望眼遥。

山深云障日,江阔夜生潮。

古洞遗仙迹,流泉傍石桥。

醉来搔首咏,得句兴偏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游灵岩(其二)

禅林高耸倚晴空,梯上层峦紫翠重。

云气下成风雨阵,岚光高接斗牛宫。

流泉药水瘳民疾,古洞神仙有路通。

窃欲扪萝登绝顶,细将民隐达天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泊舟渔浦望吴山作

客子孤舟傍晓沙,隔江人说是京华。

缘山一带烟笼树,中有王侯百万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