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著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在清晨观赏雪花,独自一人吟唱小调。
轻轻拂过花朵,即使落下也带走了些许暖意。
惊讶于它落在歌声中,又随舞姿起舞。
洒在竹林留下密集的节拍,缠绕柳枝送出长长的枝条。
在水中倒映出鸾鸟的身影,天马行空跨过桥梁。
阶前的雪花可爱得仿佛能捧在手心,树上嬉戏使枝叶摇曳。
江面的波浪迎接日出,晨风中雪花如猎鹰般翱翔。
在悠闲的时光中慢慢旋转,忽然间因急促而惊飞。
城池险峻如悬挂的布匹,寒冷的砧声还未捣碎薄纱。
不必担心夜晚太快降临,黑夜自有它的宽恕和温柔。

注释

清旦:清晨。
独谣:独自唱歌。
陵歌:歌声。
伴舞腰:随着舞者的腰肢起舞。
洒篁:洒落在竹林。
著柳:附着在柳树上。
鸾窥沼:鸾鸟倒映在水塘中。
行天马:天马行空。
怜可掬:可爱得可以捧在手中。
风毛:指雪花。
砧寒:寒冷的砧声。
饶:宽恕,包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雪图景,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诗人在清晨独自欣赏雪景,无人打扰,只有他自己低声吟诵。这时的花瓣轻轻扬起,但刚落地便开始融化,显示出春天的气息已悄然到来。

接下来,诗人提及“陵歌扇”和“伴舞腰”,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或是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洒篁留密节”和“著柳送长条”则描写了雪花纷飞,覆盖在树枝上的景象,既展示了诗人的细腻笔触,也反映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入镜鸾窥沼”一句,可能是在形容雪后的水面如同明镜,而“行天马度桥”则给人一种超脱凡尘、翱翔天际的感觉。诗人接着写道“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表现了他对雪后景象的喜爱和怜悯之情。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两句,则描绘出春雪中江水波澜、风吹草动的生动画面。诗人在这时轻转弄间,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妙时光,但也突然间感到一丝慌乱和惊喜。

最后,“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表达了对即将过去的春雪景象的一种留恋和不舍,而“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则是在安慰自己,即使白昼的美景已经逝去,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也同样值得欣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雪细微之处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他对于自然界无常变化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

壤画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

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

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

纵猎雷霆迅,观棋玉石忙。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

富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送郑尚书赴南海

番禺军府盛,欲说暂停杯。

盖海旂幢出,连天观阁开。

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

风静鶢鶋去,官廉蚌蛤回。

货通师子国,乐奏武王台。

事事皆殊异,无嫌屈大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烽火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

王城富且乐,曷不事光辉。

勿言日已暮,相见恐行稀。

愿君熟念此,秉烛夜中归。

我歌宁自感,乃独泪沾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喜雪献裴尚书

宿云寒不卷,春雪堕如筛。

骋巧先投隙,潜光半入池。

喜深将策试,惊密仰檐窥。

自下何曾污,增高未觉危。

比心明可烛,拂面爱还吹。

妒舞时飘袖,欺梅并压枝。

地空迷界限,砌满接高卑。

浩荡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为祥矜大熟,布泽荷平施。

已分年华晚,犹怜曙色随。

气严当酒换,洒急听窗知。

照曜临初日,玲珑滴晚澌。

聚庭看岳耸,扫路见云披。

阵势鱼丽远,书文鸟篆奇。

纵欢罗艳黠,列贺拥熊螭。

履敝行偏冷,门扃卧更羸。

悲嘶闻病马,浪走信娇儿。

灶静愁烟绝,丝繁念鬓衰。

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

捧赠同燕石,多惭失所宜。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