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杨巍在明朝时期登临东岳泰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驻马登东岳”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停下马匹,亲自攀登至泰山之巅的情景。接着,“凭高辨四溟”一句,通过登高远眺,展现出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深刻感知。诗人感叹于“始知人世小”,表达了对人类生活范围的有限认识,以及对大自然无尽壮丽的敬畏之情。
“不断此山青”则进一步强调了泰山的永恒与不朽,即使是在诗人眼中,它也始终保持着青翠的颜色,象征着自然界的恒久与生命力。接下来的“楼阁秋孤出,川原昼杳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秋天的楼阁在群山之中显得格外孤独,而平原在白天则显得深邃而幽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将寻孙复隐,忽忘有严程”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古人隐居山林的愿望,但又因现实的责任(“严程”可能指严格的行程或职责)而不得不暂时放下这一想法。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