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谒大禹庙

古扬州域洼如池,百川趋海群归之。

厥包厥篚无所资,四野蜿蜿蛟与螭。

虞帝曰禹汝往治,禹历徐兖开其基。

三江既入合名枝,土惟涂泥载輴樏。

手锁巨妖无支祁,庚辰效命罔敢嬉。

从此南条咸平夷,江淮一隅功尤奇。

有山出地争高嶉,喝之倒缩如伏龟。

不使平壤惊险巇,划开万井余成畸。

迄今浮山邗水湄,坦然片石居乎卑。

方洞有如帝台棋,其下顽铁少炉锤。

岂是精卫衔来疲,欲戾东海口忽遗。

抑或浮磬随涟漪,夸娥戏向此间移。

不然无草无夫移,万年地底胡久羁。

荒邈难溯疑传疑,忆我六年前来兹。

百尺虹蜺绕华榱,黻冕仰瞻姒氏姿。

云华玉貌相扶持,黄龙壁上撑之而。

来耘翻舞群鸟翍,形天舞与负贰尸。

一一图形讵或差,若有人兮鞭蒙魌。

尔时举火扪残碑,想见手胼兼足胝。

呵壁欲问口嗫唲,睹诸奇相笑脱颐。

倏尔飞光无停曦,重摩窆石草弗枱。

无人肯奠元酒卮,造二梵福贤者嗤。

何如以报黄屋慈,得仗神威袪冯蠵。

铁牛河畔工允釐,安澜告庆无愆期。

何古则安今则危,浚决谁将金简披。

荒阶猎猎悲风吹,归来但作山经诗,平成之绩乌能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朱宝善的《浮山谒大禹庙》描绘了扬州地区古代的地貌变迁和大禹治水的传说。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古扬州低洼如池,洪水汇聚的景象,以及大禹受命治水,开启徐、兖等地基,驯服巨妖支祁的壮丽史诗。大禹的功绩使得淮河地区得以平定,山脉也因他的力量而变得顺服。诗人还想象了山石的神奇变化,如浮磬、顽铁等,暗示着神话般的来历。

诗中穿插了对大禹庙的描绘,如虹霓环绕的华榱,以及庙内壁画中的神话人物,如黄龙、云华玉貌的神话形象。诗人感慨万千,缅怀古人辛劳,感叹今日无人再能像大禹那样以神力造福百姓。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现代人未能继续大禹治水精神的批评,呼吁以实际行动保护河流,确保安宁。

整首诗语言流畅,富有诗意,既赞美了历史英雄,也寓含了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

朱宝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福建县丞。有《红粟山庄诗》

  • 字:樱船
  • 籍贯:泰州

相关古诗词

杭州访谭仲修学博赋赠

乱后重逢大是难,莫将襟上泪痕看。

鹤归华表湖山在,雁度空城雨雪残。

雨姓弟兄连短榻,十年师友忆长安。

那堪相见俄相别,孤棹寒波阅岁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宿芦市

万峰环绕水潺湲,墟里人归唤渡喧。

野店偶难沽白堕,客程偏易向黄昏。

雨余山色苍连屋,夜静滩声响到门。

旅枕无聊乡梦远,天涯又此宿孤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福安溪行

短棹孤帆水急流,数声风笛碧溪头。

无多行李萧条甚,两岸青山一叶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活龙坪刘孝子歌

咸丰县地古夜郎,我朝四叶登版章。

活龙坪界西北乡,御龙遗裔母早孀。

佣力受值供稻粱,星出星入依母傍。

佥曰孝哉宜吉昌,一朝沴气阴薄阳。

活龙地震龙腾骧,乾户坤轴争低昂。

雷雨迸入声磕硠,风黑电紫天昏黄。

孝子眩惑神惊惶,夺门负母行踉跄。

目眯上下旁四方,失势一落千丈强。

性命蝼蚁争毫芒,那得坚撑如螳螂。

但觉捷转犹蛣蜣,心胆堕地同一僵。

维时蛟鳄方披猖,卌里地陷波汪洋。

西邻蜀壤南黔疆,更无处著一堵墙。

俾育遗种支筅筐,异哉造化难测量。

一椽鳌掷高高冈,压檐树尚当风飏。

母若子无纤芥妨,如酒醒乍梦觉刚。

儿双手持阿母裳,骇绝忽脱此奇殃。

频频叩额向上苍,不识世已经沧桑。

独知有母身其康,县官勘灾行伥伥。

炊烟断绝心惨伤,猝露人影榛莽场。

见人反走将匿藏,急前问讯审厥详。

上之大吏敢或遑,旌表绰楔生辉光。

吁嗟庸行本寻常,感通高厚膺福祥。

入坎出坎险阻尝,鬼神默默相扶将。

有子如此谁颉颃,徒万万口抛龙荒。

不然赤子无辜皆驯良,鱼头戢戢天肯戕。

我作歌非能表彰,粗纪时日存巾箱。

事在丙辰永弗忘,先皇六年月敦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