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秋日观山

荒塍间流水,蠹叶风飕飗。

前山与幽人,亭亭共清秋。

远近日明晦,隐见云去留。

木末一叟归,犬鸣茅舍幽。

忆昔典午东,剑佩森名流。

胜地慰远怀,兹焉久绸缪。

渔矶与樵径,今有斯人不。

池石老苔发,空馀螺蚌游。

世有古今异,郢歌聊自酬。

醉眼时摩挲,此山即前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荒芜田埂间流淌着溪水,落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前山与隐士静立,共享这清冷的秋天景色。
远处近处,阳光忽明忽暗,云彩时隐时现。
林梢深处,一位老者归家,狗吠声回荡在茅屋的静谧中。
回忆起从前的晋朝东渡,名士们佩戴着剑佩,威风凛然。
美景抚慰着远方的思绪,这里曾让我深深挂念。
昔日的渔夫石径和樵夫小道,如今还有这样的人吗?
池塘边的老石头长满青苔,只有螺蚌还在游弋。
世间古今变迁,我以楚辞的方式应答。
醉眼中抚摸着山石,这是前人的遗迹啊。

注释

荒塍:荒芜的田埂。
流水:溪水。
蠹叶:被虫蛀的落叶。
飕飗:风吹落叶的声音。
幽人:隐士。
亭亭:静立的样子。
日明晦:阳光忽明忽暗。
云去留:云彩飘动。
木末:林梢。
叟:老人。
典午东:晋朝东渡。
森名流:众多名士。
胜地:美景。
绸缪:深深挂念。
渔矶:渔夫石径。
樵径:樵夫小道。
螺蚌游:螺蚌在水中游动。
郢歌:楚辞风格的诗歌。
酬:回应。
摩挲:抚摸。
前修:前人的遗迹。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会稽秋日观山》描绘了荒凉田埂边潺潺流水,落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山峦静立,仿佛与隐者共享清冷的秋意。远处近处,随着天色变化,云雾时隐时现。一位老翁归巢,犬吠声回荡在茅舍的静谧中。诗人回忆起往昔东晋名流聚集的胜地,感叹如今只有山水依旧,人事已非。昔日的渔矶和樵径,现今已少有人迹。池塘边的老石上长满了青苔,只有螺蚌闲游其中。诗人感慨世事变迁,借古抒怀,醉眼中抚摸着眼前的山峦,觉得它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对历史兴衰的沉思,表达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54)

陈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到京口

问讯金焦亡恙否,双鳌依旧据寒流。

塔边浪战嵌岩石,木末云扶缥缈楼。

枫叶蓼花新醉雨,山容客鬓两添秋。

海天一镜舟如豆,忘却尘缁季子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同刘叔泰放步湖边入灵芝寺坐依光良久叔泰诵坡仙好把西湖比西子之句予因赋古风一首

刘郎唤我出,胜处意所便。

清寒柳桃风,浓淡杉桧烟。

僧庐自生香,步绕古佛前。

依光偶不扃,坐数禽联翩。

平林度清磬,遥堤簇归船。

湖山露真态,鸥点溶溶天。

形容几吟笔,刚道妆抹妍。

莫作西子看,正如姑射仙。

相知喜值予,微笑生清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同倪善之纳凉寿芳

沿阶草软翠流长,境静蒲荷觉更香。

清坐小亭丛竹近,暂停团扇受风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同潘孔时饮总宜园孔时出宝晋数帖呼道人吹箫次日有诗予用韵答之

六桥秋新宜醉吟,举杯共听岩鹤音。

危亭三面立老竹,宝晋数帖清人心。

凉蝉不敢喧夕曛,洞箫声绕山腰云。

摇摇归艇水纹裂,山紫天青河汉白。

想君独立对空阔,一鹭毛寒藕花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