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

我闻石钟名,久欲究其实。

疾风乖所愿,舟楫不遑息。

希声恨未聆,至理欣少测。

一气分二仪,万形罗九域。

有常斯有变,变假阳之力。

石本少阳精,其变安可极。

砮破介夫胆,镜彻佳人饰。

殒宋经特书,浮泗贡专职。

石钟盖此类,奚怪音可击。

更恐多有之,埋没人未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吉的《石钟》诗,以探究石钟之名为线索,表达了对自然现象和哲学思考的结合。首句“我闻石钟名,久欲究其实”直接点题,表达出对石钟来历的好奇与求知欲望。接下来通过“疾风乖所愿,舟楫不遑息”描绘了探访过程中的艰辛,暗示了探索的决心。

“希声恨未聆,至理欣少测”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亲耳听到石钟发出的声音而感到遗憾,但对领悟到自然界的道理感到欣喜。诗人进一步借“一气分二仪,万形罗九域”来阐述阴阳变化的哲学观念,认为万物皆有规律可循。

“石本少阳精,其变安可极”强调石钟的变化源于自然之力,而“砮破介夫胆,镜彻佳人饰”则运用比喻,说明石钟之美可以震慑人心,如同利器和镜子般具有力量。诗人引用历史典故,如“殒宋经特书,浮泗贡专职”,表明石钟在历史上也有其独特地位。

最后,“石钟盖此类,奚怪音可击”总结前文,认为石钟发声并非怪异,而是自然现象的一种。诗人担忧还有许多类似石钟的事物未被世人发现,流露出一种探寻未知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石钟的实地考察,也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399)

张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 字:克修
  • 号:翼斋
  • 籍贯:江西馀干
  • 生卒年:1451—1518

相关古诗词

送李伯起归河南

江雨淡霏霏,解维送君去。

寒波荡人影,好丑犹可茹。

铁面虽少癯,铁心无改虑。

鬼神事窥阚,固己谋默助。

我欲劝加餐,持赠桄榔箸。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乘便宁亲诗为邹黄门赋

茫茫天地心,要眇难窥闯。

一殷地中雷,剨然如弛禁。

高堂灿星帔,殊渥浩春浸。节抚衣?初,儿当敢言任。

念儿忽在眼,系马㧓梅荫。

跪拜读玺书,欢声动鞶紟。

羡馀无所献,慈旨深引饮。

岭表雪如金,俄惊破氛祲。

形式: 古风 押[沁]韵

游都峤岩

往年耽玩诸仙箓,知有洞天三十六。

蠲心涤念断盐醯,愿蹑仙踪寻壑谷。

自裂玄襟投世网,纷吾淟涊随标榜。

钩帘秋月映珊瑚,掷笔春雷驱魍魉。

酒阑击节忽悲歌,旧癖难将药石磨。

白沙已试勾漏火,纡辔仍从都峤过。

都峤云深山鬼恶,探幽不复然疑作。

僧嘘茶鼎石床温,鸟啄松阴藤子落。

艳艳桃花夹岸开,煖风点染无氛埃。

心知不是桃源路,那得神仙接引来。

桃源路迷终荒忽,亦笑渔翁无长物。

何如此境真绝奇,白石粼粼山曲?。

古檀一炷清客心,峭壁千寻擎佛骨。

前旌已抗马首东,一望孤撑犹突兀,千峰万壑嗟芜没。

形式: 古风

徐州观寿王之国

溪风猎猎吹旗画,百丈游龙齐上下。

天东清旭散金铺,帝子楼船枕台榭。

三军铠仗侔霜雪,天策亲军此其亚。

偃王僣号朝诸侯,逆节至今堪唾骂。

匹夫扛鼎又何取,照耀彭城讶伊乍。

我昨路绕江都亭,风帆夜踔淮海星。

已见先舟列千炬,万夫合沓呼寒汀。

今见王舟更惊汗,舳舻千里犹未断。

始信炎刘梁孝王,东都宫殿凌霄汉。

垂衣圣主覃深仁,十年穹昊无先春。

穷发犹知蒙帝力,矧兹介弟同气亲。

金縢温制垂千裔,宝藏崇资兼百珍。

亲亲自昔先封建,带砺河山示深眷。

帝曰于乎小子封,越兹西土汝惟殿。

一来一往自佳政,况抱区区臣子愿。

愿言永鉴苍东平,作殿无如力为善。

形式: 古风